1.48 任人唯亲 (第2/3页)
袁术遍观长江水路,对吴郡析分之毗陵,颇多不满。先前,合肥侯曾暂居曲阿行宫。既析新郡,何不以曲阿名之。
“毗陵与吴,均分震泽。”主簿阎象,为袁术解忧:“论圩田之利,毗陵、无锡诸县,可比淮南芍陂。故不以曲阿为郡治。”
“主簿所言是也。”袁术这便醒悟。单芍陂一地,足可养十万精兵。再得震泽之利,袁术再募十万江东健儿,亦不在话下。
“主簿以为,当择何地筑津。”袁术又问。
谓“此一时,彼一时也”。自败四家联军,诛长涂二龙。袁术名震江淮,越显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究其原因,身证其名。故非六雄之列,皆难入法眼。寻常蕞尔小事,皆不以为意。
颇多,“治大国如烹小鲜”耳。
君臣携手,上下勠力。袁术纳谏忠言。主簿阎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卑下,窃以为。当先圩田为上。可假扶海洲之便。”
“水衡都尉,堰海所筑。”袁术心领神会。
“明公与蓟王刎颈之交。扶海洲,当可为明公所用。”主簿阎象,亦投桃报李,言中下怀。
果不其然。袁术欣然笑道:“某且,去信玄德。”
“明公,明见。”长史杨弘,领重臣下拜。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争宠献媚,旁枝末节,烟消云散。先前,不过江北二郡之地。故群臣相争,唯恐不及。今再得江东四郡,利益广输,足可分润。更加,同生共死,驻守谯楼。彼此自当,心结尽解,涣然冰释。游刃有余。
以一敌四。于淮南君臣而言,皆是莫大淬炼。
如江夏黄祖,兵微将寡,何足惧哉。
稍后,江东大将军袁绍,将析分扬州所得,庐陵、建安、新都、吴,四郡,划归治下。效仿广州,新立吴州。亦吴郡之吴县为州治。遂成大汉十七州。表其外甥高干,为新任吴州牧。
高干,干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