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无人问罪 (第2/3页)
珠玉在前。如麻姑仙等,亦求得偿所愿。试想,不意双珠出老蚌,枯木逢春犹再发。何况,盛年之身。当不负韶华。
譬如董姝。夫君连幸八日。眉目含春,烟视媚行。万种风情,恐又有孕。窦妙,深宫锁固,一朝得释,累日承欢,多半已步后尘。
待三月后,皇上远行。身怀龙种与否,当有定论。
奈何,皇上大婚之后,便要君流十万里。闻大凌港,虽号称不冻良港,然足有四月,千里冰封,船舶无从进出。是故,赶在立冬前,皇上需提前启程。否则,金乌船宫被困溟海,无从脱困,危机四伏。最迟九月下旬,金乌船宫当扬帆出港。绕行半岛,北上大凌港。
辽东封山育林,不出大木。如豪商田韶等,皆转为海商。初时,有船一万丈,便可“富闻京师”。如今,无有十万丈,岂敢称豪。譬如,木兰大舡,足长二十六丈,作价千万钞。十万丈,足需三千八百四十六艘。足需三百八十四亿钞。如此巨资,非人力可及。故分支商会,应运而生。
豪商田韶,将家中小船,变卖一空。贩得木兰大舡五百艘。入蓟海商会。
今蓟海商会,为季汉海商会。
效七岛商会、希俄斯姐妹商会、凯里戈代贩香商会等。于象林港,立南州枝会。引国中巨贾,争相入会。足有大小船只十万丈。可称季汉豪商。
一万丈为蓟国豪商,十万丈为季汉豪商。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今非昔比是也。
窥一斑而知全豹。
蓟人因水而兴。河北亦渐趋同。名门望族,将历代祖田,贩与市楼。倾尽所有,订购四式木兰。远涉重洋,往来条支。皇上所辟海上商道,及沿途中继港城。更助海运,一帆风顺。
季汉,蓟汉也。
凡我蓟人,与有荣焉。
一片树林,甚至不足造,一艘四式木兰。耗费木料之巨,令人咋舌。唯恐辽东无木,殃及子孙。故皇上诏命,封山育林。
辽东巨木不可用。东瀛、南州,乃至海外荒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