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君明臣直 (第2/3页)
,皆食二千石。然为万石君者,唯朕之幼弟也。
郅居守周异,水衡都尉周晖,将皇上手书,遍示同僚。观者,无不信服。
皇上言,五人二千石。乃指周瑜,并父周异,从父周忠、周尚,再从兄(同曾祖而年长于己者)周晖。从父周忠少历列位,累迁大司农,为甄都天子之臣。从父周尚,已被右相择为苍州五守之一。家门五人,皆得二千石高俸。皇上又道,假以时日,能为太上三公,得食万石君者。唯小师弟周瑜一人。皇上少称麒麟,素有识人之明。亲笔手书,更是言之凿凿。
周异,周晖,将手书遍示同僚。乃为堵悠悠众口也。此亦是,臣下守身之道。
周瑜名列太学四子之一。又出皇上同门。深得卢太保真传。乃安汉之肱股重臣也。
又谓,“三岁见老”。卢太保三子卢毓,伴读王子馆。习作语曰:“君明则臣直”,“古之圣王恐不闻其过,故有敢谏之鼓”。得蔡少师赞许。言,他日必是季汉重臣。
且素与嫡长子刘封,相交莫逆。
皇上尊太上皇帝,春秋正盛,故未立储。然王世子,必时嫡长子无疑。承蓟王之位。正是先帝驾崩,皇后自升太后。循例,蓟王尊太上皇帝,皇太子,必是嫡长子无疑。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试想,大儒学日盛。废长立幼,尚不可为。何况废嫡立庶。群臣必死谏。饶是皇上,贵为天下共主,亦不可一意孤行。
嫡长子仁厚,兼有明主之姿。深得其父之风。皇上舔犊情深。乃至于立为玄帝,唯恐北疆苦寒,亦多于心不忍。
《荀子·富国》:“固以为主天下,治万变,材万物,养万民,兼制天下者,为莫若仁人善也夫。故其知虑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化之,得之则治,失之则乱。”
唯一所悖。董侯已为天子。此时若立嫡长子刘封为太子。甄都天子,既是庶出,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