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 周郎北顾 (第2/3页)
公瑾,不由泪目。孙策亦信服。此战可谓兵不血刃。皆仰赖公瑾奇谋。
“加象林令董和,光禄大夫,兼岭南从事史,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
“臣,董和,奉诏谢恩。”董和亦是,诚惶诚恐。董和宫职为行人。亦得三食高俸矣。遥想当年,黄巾逆乱,率族北迁。入四方馆,升五重楼。出仕蓟国,拜为六百石象林令。不出十载,已居二千石列。
大行右丞孙乾,又面授皇上口谕:“岭南为南州藩屏,幼宰,一身二用,勉之勉之。”言指兼顾岭南都护府并象林苑之事。
“喏。”董和伏地领命。大丈夫,千金一诺,九死不悔。
至于平扶南将校,已录军功,皇上自有封赏。话说,辅汉大将军营,擢升为无上将军营。营中将校,皆升秩一等。此番南征,乃后补军功也。
宣诏毕。
堂内有功之臣,皆喜气洋洋。皇上门下,多为豪杰。孙乾又出儒宗十杰。行事豪爽,为众人所敬。于是岭南长史孙策,大摆筵席。既为庆功,亦为接风。
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席间,孙乾言及扶南立州,七郡初分。周公瑾遂告知以扶南详情。言南州称“川”为“孟(勐)”。各聚山川谷地,又以所占川谷,为国名。
如:“勐宾(清迈南奔盆地)”、“勐素可泰(素可泰国)”“勐乌通(阿瑜陀耶国)”、“勐帕(帕府)”、“勐难(难府)”、“勐片披(甘烹碧府)”、“勐世洛(彭世洛府)”、“勐素可泰(素可泰府)”。
其王称“诏”。如:“召清盛(清盛之主)”、“召清莱(清莱之主)”、“召南邦(南邦之主)”,不一而足。
又如,前汉时,哀牢国,南州人称“勐达光”,哀牢王称“诏达光”。
若循南州风俗,七郡皆可称“勐”,郡守可称“诏勐”。
孙乾言道,既归汉土,当循汉俗。或以山川,或以邑落,配阴阳而名之。
众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