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烧鹅(求订阅) (第2/3页)
就看到塑料袋上的标志。
“那是,特意开车去唐人街买的~”
“不错,小橙有孝心~”
“嘿~知道您二老好这口。”
“说起来我吃了一辈子烧鹅,虽然现在吃不了几块,但怎么吃都吃不腻~”刘慕谦没忍住,直接动筷子夹了一块放入口中。
杨远山不客气的怼了句,“你老小子就是奸猾,趁机把最好吃的地方吞了~”
杨橙笑了笑,刚刚外公夹得地方是‘食囊’,就是脖子和身体连接的地方,一看就是会吃的,食囊的部位肉质嫩滑,其中带有一点点碎骨,入口香软,加上爽脆甘香的烧鹅皮,口感一流。
刘慕谦毫不在意,“谁让你动作没我快,想吃也吃不上~”
不过吃着吃着刘慕谦皱起了眉头,“这旺记的鹅越来越差了,以后别买了~”
要说吃鸭子杨远山是内行,可说起吃鹅,杨远山还真不敢在刘慕谦面前炸毛。
俩人也经常为了鸭子和鹅谁更好吃的事情争论不休。
“北烤鸭,南烧鹅”——这是美食界流传已久的一句话,表示南北美食中,烤鸭和烧鹅最能代表当地人的味觉记忆,并肩齐头如同武侠里的”北乔峰,南慕容”。
尽管烧鹅和烤鸭的做法相似,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完全不同。
京城的烤鸭店,一般极为讲究排场,无论是现在已经大众化的“便宜坊”、老字号“全聚德”,还是奢华代表“大董”,即便是其中最为平民化的便宜坊,餐厅装修的也是极其讲究,上菜时候服务员的派头,都是十分严谨,处处代表了帝都的排场。
而且一套烤鸭上桌,从荷叶饼到片鸭,细节方面都做的很到位。
而粤式烧鹅却是彻底的平民美食,走街串巷里总会看到大排档、烧腊店,必然有烧鹅挂在橱窗,一个饭盒打包,家里晚饭就增添了一份美味,当然,如果拿香江的烧鹅价格作对比,一只鹅能买两只烤鸭。
在GD人的观念里,若家中来了客人,到烧味档多斩一块烧鹅,是待客之道,但很少有京城人回去烤鸭店买一只烤鸭回家招待客人。
原因可能是烤鸭凉了不好吃?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其它的辅料,单吃肉,在杨橙看来烧鹅要略胜一筹。
哪怕是做的再好的烤鸭,如果缺少了荷叶饼和众多佐料,除了一个“鲜嫩”以外,很难多吃几块,而且因为上百年的历史,加上帝都加成,烤鸭天然就有了一种格调,这是烧鹅比不上的。
烧鹅却不一样,吃烧鹅不用搭配葱丝、荷叶饼,顶多沾点特质的酱汁,但单吃也没问题,一入口,鹅皮酥脆可口,香气流溢;稍稍咬动,鹅油立即流入齿颊之间,温润的抚摸每一个味蕾;细细咀嚼之后,鹅肉肉质细腻肥美,滋味绵长。
总之,烧鹅就是要皮脆、肉滑,要是做不到这两点,那就别开烧鹅店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