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炎黄文化(第一更) (第3/3页)
赏,获得别人的认同就会心里感到满足。
李天龙也是俗人一个,同样也不例外!
“你可以放心,这两部小说都写完了,质量并没有下降,反而越到后期越精彩!而且《天蚕变》总共有300万字,而《神州奇侠》有280万字,绝对够我们的《天天日报》连载很久了!”李天龙笑着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天天日报》崛起指日可待,成为另一个《明报》都不成问题!”聂斌高兴地说道。
《明报》的崛起整个香江的人都知道,就是金镛的功劳,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了一份报纸!
在1963年《明报》就已经达到了平均日销量5万份的成绩,在1976年平均日销量已经达到了8万份,在香江知识分子和读书人当中影响力特别大!
“《明报》?你要有信心,把目标定在香江销量第一才对,毕竟我们《天天日报》和《明报》定位不同,我们是一份大众化的报纸,只要我们做得好,同样也能面向读书人和知识分子,先天上我们能够成长的天花板就比《明报》高,所以不妨把目标定高一些!”李天龙笑着说道。
“嗯嗯,是我没考虑到这个情况,社长说得对!我们把目标定在香江销量第一!”聂斌连忙附和道,脸上满是憧憬,心中热血沸腾!
他毕竟才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不缺乏年轻人的冲劲,再加上他现在是暂任《天天日报》的主编,如果《天天日报》能够在他的部分领导下成为香江第一,他睡觉都能笑醒。
“对了,社长,这两部小说是哪位大师写的?如果他只向我们公司提供小说,那就太好了!不然这两部小说连载完之后没有同质量的小说接替,还是可能有风险的。”聂斌期待中带着忧虑,眼巴巴地看着社长李天龙。
“不用担心小说不够,同样质量的小说我还是能够拿出来的,这个问题可以不用担心!”李天龙对于聂斌的态度十分满意,赞赏地看着他说道。
“至于你说哪位大师写的,这你就说错了,是一群人写出来的,以后小说的作者你就写‘炎黄文化’就行了!”李天龙想了想对聂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