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三十四节《参禅悟道》 (第1/3页)
第三节 参禅悟道
二号宇宙之主附体到很多圣贤身上,开始重新修行,参禅悟道。
第一个被二号宇宙之主附体的人,非常非常地有名气,孔圣人孔子也得向他求教。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孔子是怎么评价老子的呢?孔子说:“龙在清水里吃东西在清水里游,螭在清水里吃东西在浊水里游,鱼在浊水里吃东西在浊水里游。”吃东西只是比喻,比喻吸取精神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们生活在凡俗的世间,吸收凡俗的思想和精神,屈指可数的几个圣人也生活在凡俗间,但思想境界不在凡间。而身心都不在凡间的,就是隐居于世外的老子,他才是而最高明的,他才是龙一样的人物。
凡俗间,随波逐流、叶公好龙的凡人太多了。只是嘴上说喜欢真善美,但他们不会按真善美的要求来提升自己。世界上俗人太多了。老子就是不俗的人。
老子本来是周朝的史官,看了大量的古书,看了好几十年,到七十岁时,悟道,然后他就隐居了。一般人也不会被老子接见,只有像孔子这样有基础和有悟性的人,才会受到老子的接见。
老子的知识量非常多,如果说,把知识含量进行量化的话,老子看的东西中的知识量为120点,他悟出来的东西有200点。而孔圣人看的知识量为80点,他完全照搬,就算有些许改进,顶多也就能达到90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只是追求复礼,恢复礼乐,当时的社会极其需要礼乐。而老子知道的不光是礼乐,还有别的很多知识。
礼乐是什么?礼,不是敬个礼、握握手的礼,乐也不是音乐歌曲,礼和乐是非常全面和细化的人类日常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果不按这些准则和规范来做人,那么也许整个人类文明就会毁于一旦。
礼乐,在黄帝时制定。当时黄帝统一天下,派人制定了礼乐。假设这个时候的礼乐指数为100点满分,在三皇五帝之后,过了1400年,在夏朝末年,礼乐指数就降到了50点,人们就乱了套了。就像企业一样,刚开始制度严格,各项指数健康,后来制度慢慢涣散了,没有人遵守了,然后大量问题随之而来,企业没法健康良性发展了,也就面临倒闭了。
夏朝倒闭以后,商朝开业了,又把礼乐指数提了起来,达到90点左右,但是到了商朝末年,又不行了,降到了59点,不及格了,也倒闭了。
周朝建立以后,周公对礼乐进行了整理、整顿,把礼乐指数恢复到95点,为什么没恢复到100点呢?那是因为当时是黄帝以后一千多年了,这么长时间,难免有遗失的部分,这个损失的部分估且算减去5点礼乐指数。
过了四五百年,在周朝的春秋时期,又不行了,礼崩乐坏,礼乐指数降到了70点,眼看就又不及格了,周朝停业整顿了。孔圣人孔子在这个时候提出复礼,要恢复周朝刚开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于是把礼乐指数又提起来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礼乐指数顶多达到85点,然后在后来的朝代中降降升升、升升降降。二十一世纪初时,礼乐指数最低。
孔子肚里本来装着80点的礼乐知识,装得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