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伟大理论》上 (第2/3页)
以下的陆地全部被淹。
二十世纪,美国学者哈普古德提出地壳位移理论并出书,书中讲,由于某种未知原因,全球的板块在极短的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天)突然剧烈移动,经历巨大的地震和海啸后,形成新的世界版图。爱因斯坦为此书写序言:“我经常收到人们的来信,咨询我对他们尚未发表的观点的看法。不用说这些观点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但是哈普古德先生的第一封信却令我大开眼界。他的观点如此朴实无华,又如此新颖独到,如果能进一步得到证实的话,在所有与地壳历史相关的研究中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哈普古德在书中对南极洲为什么直至公元前4000年才被冰雪覆盖的原因和过程做了简洁的说明,还讲述了许多其他地球科学的异常现象。
其实,最近一次全球板块剧烈漂移的时间接近哈普古德提出的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准确地来讲是公元前2200年(4200年前)!并且各大板块剧烈移动了几小时到几天,后来就平稳漂移了。
漂移速度排在第一的是格陵兰,排在第二的是南极洲,排在第三的是印度板块。
格陵兰向地球北极漂移时。在地轴倾斜、板块剧烈漂移、特殊地理位置的三重巧合下,当地从温暖的温带气候骤然成为极寒的极地气候,把动物们“速冻保鲜”。大量本属于温带的动物们被“速冻保鲜”,后来人类发现动物胃里的食物都没来得急消化,都是温带的草本植物。
南极洲的冰,最底层的是板块剧烈漂移时引发的倒灌上千里的洪水海潮的水变成的咸水冰,因为那个地理位置太冷了,冲上南极洲陆地的水在退却前冻结起来一部分。而上层的冰,是四千年来的降水形成的淡水冰。南极的企鹅被迫和澳洲、非洲的企鹅分开,企鹅的天敌都被冰死了,适应能力强的企鹅种群壮大了。
其他板块在漂移时,起始速度很快,但平均速度为一秒一毫米。只有非洲没动,亚欧用了20多年就漂移好了,美洲用了一百年左右。这个平均速度可以按距离除以4200年的时间算出来。中美洲有一部分因为漂移时间最长,散了,后来形成了马来群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地球发生了剧烈的板块漂移?这个得从墨西哥流传下来的古代文书《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找线索,书中描写大洪水事件时说:"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这句话有点诡异,不是地接近了天,而是天接近了地,当时人们认为地是不动的,而天怎么会动呢?这里说的“天”到底是什么呢?
“天”,就是月球!东西方有很多资料表明,上古时期的天空是没有月亮的,月亮在哪?就在地球旁边,离地球很近,那时候不叫月亮,而是叫“天”,“天”字的最古老的写法就是“人”字上面一个“O”。人们抬头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圆球位于云层之上。
中国最开始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