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推背之源》 (第2/3页)
时候皇家子孙真的无一人能够幸免。”
唐太宗权衡轻重,最终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李淳风的建议,只是很不甘心地问:“天意既定,我也不能违背天意,我就是想弄明白,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
淳风曰:“这个人,止戈不离身(武)。两目常在空(曌),就点到为此了,再不能多说。”
太宗曰:“他乱了我国家,难道没有人能制住他?”
淳风曰:“有文曲星下界(狄仁杰)。生於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
太宗曰:“此人何姓?”
淳风曰:“天机不可泄。泄之有殃。”
太宗曰:“此人平乱以后,天下就太平了?”
淳风曰:“己丑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乱之(指韦后弑乱事)。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
太宗曰:“此后可太平乎?”
淳风曰:“前二十四年可媲美尧舜。后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者。危而不危。一人大口。逢杨(玉环)而生。遇郭(子仪)而止。”
唐玄宗前期不错,后期就是安史之乱……
最后,淳风曰:“酉戌之年。人数尽矣。天地合矣。”(‘天地合’其实是指月球中的外星人和人类一起合作共赢。)
太宗曰:“噫。朕知之矣。”
以上李淳风的所有讲话内容都是根据易经八卦推算出来的。但是难免有误差,比如武则天的事件,在时间上就算少了十年,但大体还是准确的。
李淳风也知道自己的预言不是很精确,于是把袁天罡找来,一起测算。后来他们一起整理、编写、校对那些推演的内容,并用玄妙的语言记录了未来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这就是《推背图》诞生的过程,从此这本书成为了中华预言第一奇书。
《推背图》中预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其乐融融的未来世界,令人鼓舞。书中的预言诗句多隐晦深奥,需要丰富的历史和文字知识才能有所领悟。
《推背图》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就是67象版本的。
《桯史》记述:五代乱世,群雄纷涌,很多人想辅佐命中能成大器的人,因此热切钻研唐朝李淳风所著的《推背图》。《推背图》在当时炙手可热《推背图》的谶语成了口头禅,甚至吴越一代流行用《推背图》里的词给孩子起名。《推背图》的传播越来越广。北宋建立后,《推背图》因被应验而传播更热,被太祖查禁。当时民间有很多人都有收藏《推背图》,禁不胜禁,官府都发愁了。一日,赵普上奏:藏《推背图》的人太多,诛连的人太多。
宋太祖想了个办法:取旧本《推背图》,除了已应验的各象之外,颠倒后边各象的顺序,制作了100个版本流传到民间。于是大家就不知道哪个是真本了,间或有存《推背图》的,因为不再应验,也就不收藏了。
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时,王安石打击反对他的范纯仁(范仲淹的次子),甚至要连坐他全族的理由,竟是范家私藏有《推背图》!结果神宗说:“这本书人人都有,不能成为他犯法的理由。”
元、明、清、民国(袁世凯)都要查禁《推背图》,这是因为历史的检验,不断把接近真本的版本烘托出来,令统治者恐惧。
《推背图》版本众多,本作者经过认真参考、比对、分析各种版本,以本作者的认知水平和悟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整理出67象《推背图》。由于里面出现了外星人,也可以称之为科幻版《推背图》。
且说,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里有位摆摊算命的先生,名叫袁守诚,他是袁天罡的叔叔,也很有本领!
在长安城外靠泾河吃饭的渔人张稍,每日孝敬袁守诚一尾金色大鲤鱼,袁守诚便会指引张稍,告他在何时何处下网捕鱼,必然网网不落空,捉去许多泾河的水族。
不知道怎么的,这事传到了泾河龙王的耳中,它心想,这还了得,人类竟然能用这种法子捕鱼,用不了多久,我河里的水族全让你给灭了,那我就成光杆司令了。泾河龙王一怒之下,化身为一个白衣秀士,潜入长安,寻那袁守诚的麻烦。
泾河龙王寻到袁守诚卦摊前,本想当场发作,却被袁守诚先生清奇不凡的相貌所震慑,于是收了轻视之心,向袁守诚问上一卦。
袁守诚问:“宇宙万物都是数,只要知道公式,什么都可以算,你想算什么?”
龙王:“算算东海的鱼什么时候被打光!”
袁守诚:“由于时间太长,计算量太大,我算得不是很准,大概得一千年后,由于破坏环境太厉害,东海就没鱼了,鱼苗也被打光了,国人得去外国的海里打鱼,渔船会被外国人扣压。”
龙王:“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