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伟大理论》中 (第2/3页)
中心到西牛贺洲的行政中心,从陆地上走过去的话,要绕盘古大陆大半圈,这曲折的路程就是十万八千里。因为地球是弧形的表面,遇到山水还要绕很多路程。
吴承恩写《西游记》时套用了上古资料的说法,并不是后来“长安”和“西天”的距离。《山海经》中经常有去岸十几万里的说法,那是指海路绕行,哪怕就是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到东方中国,也要绕过非洲好望角,以海路的距离参照,而不会说直线距离。
《易经》中源自伏羲的先天八卦的方向也表明上古方位和现在是相反的,都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地轴有过变动。周文王为什么要把先天八卦改为后天八卦?因为他意识到方位不对!史前文明记录的方位和现在的方位确实不同,接近相反,那是因为禹整理完《山海图》以后,重新定义了东南西北,和上古文明的东南西北是反的。之前为什么没有急于修订方向?因为这是很麻烦的事,地球反方向自转以后所有的地理资料都要改,不改的话影响也不大,后来发生了盘古大陆分裂,世界地理格局完全变样以后,才索性全部改了。
《彝族源流》记载,远古的时候宇宙忽然颠倒了一次,日月倒着出的。去除传说中的水分,那么,就是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生大变化了。《淮南子》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就是说在久远的过去,地轴倾斜,方向变了需要重新定义,大地裂开,月球远离,所以影子不再覆盖陆地,陆地也不像以前那样周全,火山喷发,洪水泛滥成灾。
河图洛书、紫微斗数、太乙数、七政四余、六壬、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新旧资料都说明,东南西北方位对调过。因为在盘古大陆分裂前地磁曾经翻转过。
亚美尼亚有一古老的巨石阵,位于一座山顶,由223块玄武岩组成,并且有的石头上还有着奇异的雕刻。考古学家翻译那些雕刻,上面记载,亚美尼亚巨石阵是一个远古天文台,其中一个巨石的孔洞正对着天空中的天鹅座,但是现在从孔洞中看不到天鹅座了,说明地轴的倾斜度有了变化。
中国有一个牛郎与织女的民间传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天河就是银河,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成天和牛郎卿卿我我,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夫妻一年相会一次。
故事中,天河东是织女,天河西是牛郞。今天,观测天文,织女星在银河的西北方向,牛郞星在银河的东南方向。这是为什么?因为牛郎与织女是古人依据上古资料改编的神话,上古资料记载,织女星在银河的东面,牛郞星在银河的西面。后来由于地球反方向自转,所以人们在地球上的方向就全反了,但是天上的银河和两星并没有动,所以就成了织女星在银河西、牛郞星在银河东的情况。又由于月球远离、盘古大陆开裂,导致地轴倾斜了一定角度,所以我们看到织女星在银河的西北面,牛郞星在银河的东南面。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之前是没有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星球和星系存在,但并没有用来指示北方的方向),后来才有的(后来才用于指示北方的方向)。
《山海经》中的动物也暗示了方向的变化,《东山经》的主要范围在北美洲,所以有美洲犰狳,《东次二经》有非洲林羚,其身上花纹似虎。非洲角马,角像牛其他部位像马。《东次四经》有美洲泰坦鸟。《南山经》的范围在亚欧,所以有亚洲平胸龟。《中山经》的范围在东非、中非、北非,所以《中次九经》有非洲大耳狐。《西山经》的范围包括在印度、澳洲,所以《西次三经》有印度洋飞鱼。《北山经》的范围包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