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3/3页)
际。
此时暮色渐合,夕霞晚照,十分绚丽。
三七便抱着那曼殊沙华走来,一手提着阿香的孔明灯,问道:“如何不进来?”
长生笑回道:“我怕阿香抓我,先奸后杀。”
三七也笑道:“你放心,今日是断情日,阿香必找我喝酒,只会说些听不懂的浑话,随后便醉了,你十分安全,我且来问问你,你瞧我这曼殊沙华的叶子,如何都落光了!”
长生去察看那曼殊沙华,果然那曼殊沙华上最后一片叶子,手指一触,便啪地落在地上。
长生攒眉,有点疑惑:“不知可是肥水太勤之故……”
又见三七正将那孔明灯培上明火,因问道:“冥府也放灯吗?”
“冥府有阴兵十万,鬼差亦有百人之数,许多在凡间都有一段思念,只是无法再见了……故此,每年断情日,许这些鬼差阴兵将思念之人的名字,写于这孔明灯之上,放出冥界,以寄思念之情,一会儿你便见到,今日天黑了,会有好多灯从下面升到黄泉上来呢,十分美丽。”
长生过去帮忙,见那孔明灯上写有“伯言”二字。
“这伯言是何人哪?”
“这是阿香的灯,自然是她思念的人。”
听长生疑惑道:“阿香,是江东郡主孙尚香,她思念的……不是刘备吗?”
三七只道:“不晓得,我都不认识……”
他人的思念,与己何干。
三七的思念,正在眼前,瞧他的眉睫,瞧他不过咫尺,瞧他心心念着别人,可她仍在思念他……
此时那孔明灯已鼓了气,蓄势待发,长生将手一松,那灯便向上飞去。
二人仰望着那灯,冉冉升空。
“这灯去哪儿?”
“去往人间。”
“阿香那时,在江东有个叫陆议的,出身江东大族,后官拜吴国丞相,他小字便是伯言了。”
又沉吟片刻。
“后来他改了名字,将那个议字改为逊字,名为陆逊。逊字拆开……即为追孙……三七,原是如此,他一定很喜欢阿香。”
三七摇头不解:“那阿香又怎么会没嫁给他?”
长生便叹一声:“总是不得已罢……后人一直不解,陆逊为何改名,原来,是这么简单,原来,只是为了思念一人。”
三七皱着眉头思忖片刻,道:“阿香日日思念难过,借酒浇愁,不如我给她一碗汤喝,叫她忘了这人,就好了。”
说着便要回屋,长生忙扯住三七的衣袖,以袖掩面,笑道:“这黄泉呆久了,也觉得甚好,风平浪静,无忧无扰。我们便在这里,安安静静坐一会儿可好?”
三七便笑嘻嘻地依言坐下。
长生看看三七,递过一只手指。
三七接过来,放入口中吸着,将头伏于长生的膝头。
庄内王小鹿的歌声传来:“佼佼佳人,江东之畔,风之萧萧,雨之寥寥,思之不见,佳人不还,江东之畔,埋吾相思——”
阿香说,思念一个人,他便是头顶的云,耳畔的风,眼里的花,行过的路,走过的山河。
伏在长生的膝头,一股暖香便熏上来,三七闭上眼。
“长生,人间的云,是什么样呢?人间的风是什么样呢?长江大河,潮来潮去,是什么样呢?会不会有一天,你会带我去看山花烂漫,会不会有一天,你会带我行过,人间的万里河山……”
其实,思念一个人,那人,便是她的人间了。
三七想着,大概整个人间,也抵不上一个长生这么好看罢。
黄昏的光影中,王小鹿的歌声里,阿香伏在桌上,人事不知。
但在那歌声中,她的面颊上,悄悄划落一滴眼泪。
思之不见,佳人不还,江东之畔,埋吾相思。
那日风和日丽,黄泉的天滤过人间的云霞,八百里红彤彤的丹霞,将黄泉染成金赤,渐渐暮色四合,天地皆黯淡下来,暮色压城,却有天边的余霞射下道道金光,长生与三七沐浴在金光之中,亦染成金赤。
三七含着长生的手指,将一颗小小的头枕在长生的膝头上。
长生看着头顶那一盏孔明灯渐渐飞远。
马上,就要天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