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别无他法唯分治 (第2/3页)
杨邠因曾以文臣身份领过兵,被任命为枢密使,赵鸿运的心腹吴峦也早早占了一个枢密副使的位子。这样一来,史肇庆这枢密副使就当得很没意思了。
这也就算了,毕竟他还有一干旧部,在军中威望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消去的。
可是后来赵鸿运开始削弱武将权力,限制各节度使驻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外战争完成各军将领的调换。
吴峦等心腹借此统领大军在外,同时也提拔了刘承泽这等新贵。
史肇庆的旧部要么改换门庭,要么失去兵权,他可以说是威望虽在,但实际权力剩不下多少了。
他也明白赵鸿运对自己的提防,故而一直恭谨小心。
直到这一次事发突然,身在京中的两位皇子都没有领兵经验,一时之间也来不及宣调有足够威望且可以信任的老将。
相比起西边那些节度使,赵鸿运最终还是选择了史肇庆。
毕竟这几年他比较乖顺,两个儿子也都在周国各自发展,顾虑还是不少的,
好一会儿,枢密使杨邠才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当严惩。否则此例一开,怕是天下将乱。”
“杨卿以为,当如何严惩?”
杨邠犹豫了一下才道:“臣以为,当趁其立足未稳,遣各军攻汉中。”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道:“可许诺,先入汉中者为王。”
“荒谬!”首相刘明当即呵斥,“杨枢相此言断不可行!汉中难攻,强攻者怕是要损失巨大。只怕皇命下达,诸节度使无一人愿战,此置朝廷脸面于何地?”
“若非如此,又能遣何人前去京兆备战?”杨邠却是毫不在意,“朝廷要表达的是一个态度,如今蜀中正僵持,此番史肇庆入蜀又带了数万战兵、民夫,实在不宜再战。”
听到这里,朱庆尧突然开口道:“此次入汉中,所起兵马民夫皆是自诸州征集,怕是战后还需回归各州吧?”
此话一出,殿中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杨邠考虑一番后道:“那史肇庆已经攻下了成、阶、金三州,凤州也有县城沦陷,怕是就有此考量在内。”
“如此一来,汉中必然空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