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一) (第2/3页)
查看了一番城外水寨,回到城头。
全师雄现在自称兴蜀大将军,抵达绵州之后喊出“杀光恶官,蜀人治蜀”的口号。有之前各地的一些州县官吏做对比,这个口号倒引来了不少民众的支持,一时间尽得绵州之地。
半个月前刘正岚引兵来攻,原以为全师雄外军来此立足不稳,怎料到一个蜀人身份让他得了好处。
先是逼得刘正岚军后撤白马关,紧接着突袭白马关,歼敌过半。
若不是刘正岚小心谨慎,在鹿头关也留了一部人马,很可能他就得交待在白马鹿头之地,而锦官府也将直面叛军兵锋。
这白马鹿头,乃是东川西川险要关隘,称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盖自关以西,道皆坦平,故西川恒恃此为巨防也。
原先是只有一个鹿头关的,也就是鹿头山上的绵竹关,是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后来改为鹿头关。唐亡后鹿头关向西移到绵水边上,原先的鹿头关改为白马关。
可以说,只要攻破了鹿头关,锦官府北再也无险可守,最多在城边上依托弥牟集抵抗一二。
不过全师雄手下的汉州兵原本归属西川行营,所以他也知道西川的机动兵马都在锦官府内,因此打下白马关之后,他留了一部兵马同鹿头关对峙,而他自己,则领兵攻梓州。
可巧,驻守梓州的武德军节度使袁宏伟遭遇刺杀之后,将境内兵马收拢到州治郪县。
虽然比不得永平军那样大的独立性,但袁宏伟手中也是有自己的嫡系兵马的。不管是贪生怕死,还是为了保住嫡系,他都打定主意守好郪县不让叛军过去就行。
至于主动出击,想都不要想。
也因此,全师雄毫无阻碍地拿下了涪城。
梓州兵马未损,郪县雄踞涪江和内江交汇之处,东去之路被拦得严严实实。
别看全师雄现在手底下有六七万人,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七八千,其余的也就壮壮声势,打一打顺风仗。
而且,眼看着叛军占据数州之地,内部就开始扯皮了。
全师雄占据绵州自称兴蜀大将军,但绵州内不服他的也有不少,比如罗江县的那个周将军,不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