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访县乡以小见大(二) (第2/3页)
进入城门,入眼就一条约有三丈宽的大道。
道路两旁全都是临街的店铺,各色各样的旗幌牌匾一直延伸到县衙正门口。
“这县衙倒是威严满满。”
站在街边看着县衙,陈衡不由感慨。
县衙墙有丈五高,门高一丈,飞檐挂角,正对门的影壁上两个正楷大字即便在街上也能看到——爱民。
只可惜门口衙役手持长棍倚靠墙边,一旦注意到有百姓接近,立刻就抬起长棍敲地,怒目瞪去。
所谓爱民,可能仅仅体现在公文上。
张同真呼出一口气:“看来松阳县不缺钱。”
至少县衙不缺钱。
他们都问清楚了这县衙是前两年县城改造的时候新修建的,特意迁到县城中轴线上阻隔南北城门。
县城改造是为了按照的要求,设计排污以及减少成片的木制建筑。
比如县衙到城门这条街上所有商铺都是砖石建筑。
改造是要钱的在大多数官员想不到或者不敢想要找商人地主借钱的情况下,能大规模改造城池的县衙都不会缺钱。
陈衡点点头,与张同真一道绕过县衙朝北边去。
两年前,是一个比较奇妙的时间点。
戴宝生被县令安排掌管马鞍山驿差不多有一年,现在的松阳驿驿长吕胜军刚被罢免主簿一职。
按照陈衡等人的猜测那时候松阳令刘士达在松阳县的权力即将抵达顶峰,所以他趁机开展城池改造试图借此机会塑造一个新的利益团体帮助他更好的掌控松阳县。
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县城改造完成,威武的县衙也修好了刘士达却失去了对松阳县的掌控力度。
所以有了戴宝生不受控制有了吕胜军儿子接任主簿,也有了松阳驿搬迁至城外,吕胜军担任驿长。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易经组的同学们关注的重点是夺权成功的戴宝生等人究竟做了什么让处州州衙对松阳县变天这种事毫不在意,没有插手的意思。
甚至于,如果州衙尝试插手但是失败了,那就更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