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一朝风卷平波起(二十) (第2/3页)
现在,他要将这把刀刺向陈佑,看陈佑要如何应对。
“忠孝一体。虽不知中书令为何放任百官争论,可他既然之前没说话,现在再说已经迟了。”
坐在赵普面前,石熙载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
“是嘛。”
赵普不为所动。
“熙载听闻相公乃是太祖子侄,先帝股肱,忠贞之心,天下无出右者!而今何不先行义举,改换新天?”
赵普嗤笑一声:“说得漂亮。”
石熙载面色不变:“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相公以为如何?”
沉默良久,赵普挥手:“不必多言,我自有计较。”
石熙载心中安定,起身一礼,退出书厅。
过不多时,赵普前往同明殿面见天子。
十月初二,诏蜀地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论死。
这是一道正式诏令,而且,这也是兴国以来第一道没有首相附署的诏令。
此诏一出,“忠孝一体,不孝者必不忠”的议论立刻传开。
目的很简单,逼迫陈佑认可这道诏令的合法性。
整整一天,陈佑都没对此做出反应。
初四,以大理正乔奎为首的一批中层官员上书以“蜀地兄弟别籍案”为例反对诏令。
乔奎是不想做这种出风头的事的。
只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不愧是陈师!”
同明殿里,赵德昭咬牙切齿地说出这句话。
石熙载坐在对面,默然不语。
之前他去劝赵普,没想到赵普转头亲自寻天子商议,直接把他居中筹谋的功劳按死在萌芽状态。
这就是宰相,这就是权力。
同样的,首相陈佑虽未公开表态,但也用手中的权力展开斗争。
乔奎等人的奏疏被陈佑全部截留,没送到御前,也没给其他宰相。
这让石熙载、赵普等一开始设想的批驳这批奏章的计划失去执行条件。
而且,这批奏章,优中选优被刊登在邸抄上。
没有被批复的奏章,被直接公开,而且还是反对之前发出的诏令。
毫无疑问,中枢有宰相对之前的诏令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