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章 鞠躬尽瘁死国事 (第2/3页)
不过他也不是光听,等赵普说完,他开口问道:“宰相封王,且不提王号如何,封王者当如何安置?”
赵普神态恭谦:“宰相封王之时,多已过耳顺之年,存世者不过十来人,可以部分王号专授东府宰相,部分王号专授西府宰相,又可定些许王号酬有功之宰相。
“至于安置。如今已有三京,可再于南北各设一京,以宰相籍贯分别安置在五京。如此,一京二三人,又可互相制衡。”
赵普这番话,似乎全然没有站在宰相的立场上。
但赵德昭听得十分高兴:“赵相公真乃柱石也!”
……
这句话在当天下午就换了个说法用在了何德彦身上。
赵德昭上午刚刚同意宰相封王,到了下午就后悔了。
他舍不得拿出这么多王位来。
毕竟现在为止宰相封王者就陈佑一个,赵德昭考虑后来者的时候,难免会以陈佑为参照。而陈佑在汴梁几乎是把汴梁变成了梁王的封地。有时候想起来这事,赵德昭都恨不得马上给梁王一个美谥。
要是其它宰相封王之后也是一般行止,朝廷就得面对至少四处大城重镇难以节制的局面。
纠结了好一会,他召见近臣商讨对策。
何德彦给出的建议是,下诏规定只有在宰相位置上致仕才能封王,然后那些忠君爱国之人就让他们顺利致仕,桀骜不驯之人就直接罢相贬官。
“美士乃能臣也!”
赵德昭心情舒畅,夸了一句之后仔细想了想,转过话题问道:“也不再设两京,但凡封王宰相,全都放到开封去,这般如何?”
“圣明无过于陛下。”
何德彦这么回应。
很快,诏令下达。
为酬宰相安邦定国之功,三师、三公、尚书令加平章事者,开府仪同三司任侍中、中书令加平章事者,开府仪同三司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此三者致仕皆可受册为王。
诏令颁发之后没几天,首相巴宁泰突然上表乞骸骨。
赵德昭心情一下就变得不爽,干脆利落地下诏挽留。
一开始巴宁泰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以为是正常程序,等了几日再次上表,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