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绿洲实业 (第2/3页)
身。
不是没有人想过,如果仅凭刘枫一个人,想要掀翻黄海平,无异于蜉蝣撼树。只不过,胡焦的背景,远不是某些人可以触动的,于是,刘枫自然就成为众矢之的。
对此,胡焦也爱莫能助,总不能让他登报辟谣,说自己才是幕后推手吧?不过,这件事尘埃落定最大的获益者,是借机上位的邹凯。而那地块,也成了烫手山芋,再没有人和绿洲实业有限公司争夺了。
绿洲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单于乡和城北区加上燕京铁路局,三方共同出资成立的实业公司。单于乡作为国家级贫困乡,却占据了40%的股份,燕京铁路局和城北区各占30%的股份。
那块地,作为燕京铁路局入股的筹码,紧接着,绿洲实业有限公司大张旗鼓的造势,向社会高薪招聘管理团队,这在当时,成为轰动全国的一大新闻。
有了燕京铁路局的强势加入,未来的绿洲水业集团的运输,就不再是刘枫需要考虑的问题了。同时,三方合作,也让绿洲实业资金宽裕起来。
刘枫用土地做抵押,从建设银行贷出一笔巨款,通过松下敏书在日本收购了一家企业。这家叫做本州机械的公司,拥有全套注拉吹PET瓶生产设备制造技术,最让刘枫满意的,是本州机械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
在胡焦和邹凯看来,当今日本经济正走在突飞猛进的快车道,想要收购日本企业,需要的成本将不是一般的大。刘枫却是通过研究发现,因为日本股市长达十四年的牛市,让很多人把股市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尤其是日本土地超越常规的增值,更是引发了土地炒作热潮。本州机械,在东京市郊区有一座工厂,此刻工厂地皮的价值,已经是本州机械公司本身价值的七倍。
本州机械讫待出售厂区获利,至于公司原本的主营业务,此时已经变成了妨碍公司发展的一大阻碍,之前,本州机械公司想要把工厂迁移到国外。
如今有人主动购买,不但为公司节省了大笔的开支,甚至那些二手设备都能变成现金投入到蓬勃发展的股市,自然求之不得。刘枫借机提出,保留本州机械公司原有的研发机构,也得到了本州机械的积极回应。
很快,本州机械所有设备,就搬迁上了海轮,松下敏书也在其中获得了自己应得的一份报酬,这对于他来讲,倒是意外之喜。
胡焦不禁埋怨:“老嘎达,咱们这不是亏了吗?早知道能买来本州机械,还跑到美国买那劳什子设备干嘛,花那图庇钱!”
刘枫笑道:“焦哥,本州机械咱们是买回来了,不过,想要吸收消化其中的技术,培训出合格的产业工人,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邹凯也笑道:“我看那,等到咱们把美国的设备投资赚回来,绿州机械也就差不多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了!”
一晃,刘枫来到燕京已经十多天了,假期届满,在燕京的事情也都忙活的差不多,最主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