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共识 (第2/3页)
“志文才疏学浅,但尝驱驰于草原之上,略知胡人之事,也曾有一管之见。”
“请讲!”
“子曰:畏威怀德,未有畏威之心,何来怀德之念?彼等蛮人,未识礼数,岂能以礼教之,当以兵威凌之,而后才能以文化之,以礼教之,若一味怀柔,岂非本末倒置?”
“英雄所见略同也!请满饮!”
公孙瓒大喜,席上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公孙越的脸上也难得的露出欣赏的神色。
“志文见识卓著,处事有节,若有所需,但请讲来,密云塞地处要冲,若有万一志文可放手为之,瓒自当担待。”
方志文大喜,这公孙瓒的意思很明白,他是在变相的鼓动方志文给乌桓开战,只要不是太过分,他都能予以支持。
当然这个话不能全信,公孙瓒需要方志文这样的一个活跃的边境塞尉,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左右刘虞的政策成败,同样的,公孙瓒自己也可以做这种事情,并且已经做了不少,但是现在已经引起了刘虞的反感和警惕,现在能找到一个替死鬼,应该是替代者,公孙瓒自然是会很高兴,说到帮助,其实也大多是空口说白话罢了。
公孙瓒是不是有严重的民族情节,他的立场是不是完全站在民族利益上,甚至是否是智脑的阴谋,方志文不知道,但是方志文自己肯定不完全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的立场与民族立场只是很巧妙的被他结合在一起,他是为了生存,而公孙瓒呢?方志文根据后世的历史发展,认为公孙瓒不过是在走民众路线,刘虞有着仁者的美名,与民生息,安抚士族,优渥乌桓,这是为了获得一个安定的环境,这就是士人所谓的牧守一方了!
而公孙瓒想要在刘虞的鼻子底下分一杯羹,想要从刘虞的盘子里扒拉口食,那么他就不能再走怀柔路线,这跟后世的民主选举时的竞争一样,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路线!于是公孙瓒选择了这个强势的对外政策路线,充分的利用了幽州汉人与外族的切身仇恨,甚至连自己的士人身份他都放弃,而是亲冒矢石化身为猛将形态,不得不说,公孙瓒给自己的政治定位是成功的,他准确的把握住了幽州底层民众的心理,最终干掉了刘虞主掌幽州。
想明白了公孙瓒的底牌,方志文就有了应对的策略,与公孙瓒结好是必须的,这也符合自己的路线,但是公孙瓒此时需要一个刺头,自己也不介意当这个刺头,因为刘虞未必看得起自己,但是这个刺头不能白当,公孙瓒也得出点血。
“多谢太守大人,志文确有一事相求,密云塞初创,万事皆难,尾塞中民众多不识汉体,所以,需要些士子学士前往教化之,不知大人能否鼎立襄助?”
公孙瓒与两兄弟交换了一个眼神,哈哈大笑着道:“我当是何事?此事易也,明日你找仲钰,让他给你派二十学士,可行?”
“远多谢太守大人照拂。”
方志文心情大好,与公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