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正文_第十七章 大款老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十七章 大款老黄 (第2/3页)

估计建完后五六百块大洋就足够了。钓鱼大赛后,水月洞天的境况仍然没有多少改观。不过工地上瓦匠、力工增加了许多,他们的一日三餐归老范负责。力工的伙食标准是四个窝窝头,两碗鱼汤。瓦匠、木匠是手艺人,按照这里的规矩,伙食上自然要优待一些,否则人家干完活,会说这家主人小气。木匠、瓦匠每人每餐四个白面馒头,一碗鱼汤,外加两个咸鸭蛋。

    老黄抄了一本《今古奇案》,带着书稿跑到哈尔滨,从滨江日报馆那里得了一千八百多块大洋,回到烟筒山镇的时候,身边多了五个做皮肉生意的俄国女人。镇子里租的那座宅院被老黄改成了妓院,自从这五个俄国娘们出现在镇子里,县城里的妓院就冷清下来,尽管嫖资不菲,一个小时需要支付一块银元,但县城里的嫖客们依然趋之若鹜,就为了尝尝俄国娘们是啥滋味。老黄这么一搞,齐志宇和小菊就只好搬出来,在水月洞天饭厅里搭地铺对付着住下了。俄国娘们的诱惑力巨大,老范甚至那些木匠、瓦匠闲暇时也会过去给老黄捧捧场。

    这天镇子里出现一群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难民,男女老幼有一百多口。齐志宇听说后来到镇子里,询问他们从哪过来的,他们说是桦甸八道河子人,收获没几天的粮食、牲口叫胡子抢去了,房子也让胡子给烧了,实在没法活了。听说烟筒山镇有钱人不老少,就过来要碗饭吃。齐志宇怎么忍心让这些百姓流浪街头,他把这些人带到水月洞天,让老范给他们张罗一顿饱饭,随后雇了几架大车到县城买了一百多套旧衣服、旧被褥。难民们在建筑工人的帮助下在工地附近连夜挖了几十个地窨子,暂时住在里面。

    第二天齐志宇从周围村子雇了三百多人,协助难民在工地后面建造土坯房。四天后由三十多座土坯房构成的小村子矗立在工地后面,难民们感激涕淋地搬进了新家。难民们的生计很好解决,家里有壮劳力的,都到工地上做工,个别只有老人、孩子的家庭,齐志宇每家送去五百斤粮食,以及相应的柴米油盐,保障其温饱。难民中学龄儿童有二十多个,小菊把这些孩子安置进镇立高等小学堂接受教育。

    东三省日报因为连续刊载还珠格格这部小说,受到了关内各大城市读者的关注,使这份本来针对东北发行的报纸开始大量地出现在北平、天津、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接受过西式教育的青年男女都被这本小说深深地迷住了。还珠格格在东三省日报上连载数周后,刚刚成立不久的东三省教育印书馆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出版发行了还珠格格这部小说。第一版印了五万本,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为此东三省教育印书馆不得不加印两万册。另外这本小说也引起了日本人和东南亚华人的兴趣,向这两地出售版权就让杨默轩大赚了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