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和兴钢铁厂的出路 (第2/3页)
振华电灯公司,振华灯泡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灯泡厂,所产白炽灯、低压钠灯、霓虹灯占据了国内灯泡市场的三分之二,东南亚市场的三分之一。热电厂投产后,齐志宇将热电厂也交给胡西园经营。
齐志宇拿起案头的一份和兴钢铁厂的材料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和兴钢铁厂和这座钢铁厂的创建者陆伯鸿,齐志宇的了解都来自于后世的一些文献资料。而对于陆伯鸿本人,齐志宇虽不曾谋面,但对于这位被后世誉为著名企业家、慈善家,一想到其后的不幸遭际,就不免要扼腕叹息。陆伯鸿不仅为民族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作为天主教徒,一生乐善好施,然而也正是他的善良最终要了他的性命,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略战争,陆伯鸿为挽救涌入上海的近百万难民,主动与日本占领军接触,试图解决严重的难民危机,同意参加上海地区改组委员会,结果被国民党军统上海锄奸队成员以汉奸的名义刺杀。胡西园提供的资料中介绍了和兴钢铁厂的规模、发展历程和现状。
民国6年由陆伯鸿在上海浦东周家渡西村创办的和兴化铁厂建厂之初拥有德国10吨炼铁炉1座, 民国九年又增加25吨化铁炉一座,但也就在这一年因一次大战结束,西方国家所产生铁过剩,大肆向中国倾销生铁,使和兴厂遭到沉重打击,转盈为亏,被迫停产休整,民国十年,恢复生产,却难以扭转亏损局面。停产后陆伯鸿募集到一百万两股金,和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一个集炼铁、炼钢、轧钢于一体的综合性钢铁厂,希冀以此能使和兴厂得以复苏、振兴。民国13年12月,除原有两座炼铁炉外,新建两座10吨平炉,4座煤气炉,1套直径500毫米轧钢机基本竣工。民国14年2月,由两座化铁炉供铁,平炉投产,轧钢机开轧。轧后的钢材产品,分硬钢和竹节钢两类。陆伯鸿正要大展拳脚的时候,不幸的是第三次江浙战争爆发,军阀混战,导致运输受阻,更使钢铁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和兴钢铁厂连遭两个方面打击,致使债台高筑,至现在为止已累计负债90余万两……
齐志宇看到这里将那份材料放在办公桌上,抬起头望着办公桌对面沙发里坐着的胡西园。
“老胡,你过几天去上海跟陆伯鸿谈谈,我准备将和兴钢铁厂买下来,整体搬迁到琼崖石碌基地。和兴钢铁厂的管理人员、技术干部、工人如果愿意跟着钢铁厂到琼崖工作,我们会提供优厚的薪水和福利待遇。正巧前不久杜月笙向我索要青霉素,你给他捎去300盒,从杜月笙手里套取的现金,拿出一半就足以还上和兴钢铁厂所欠债款,并且搬迁费和安置钢铁厂工人的费用也绰绰有余。”齐志宇道。
靠着手里的青霉素获得的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