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章 将中华文化深植印度 (第2/3页)
派出代表去南京与蒋介石进行秘密谈判。蒋介石杀了这些**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只要他们不在国内搞革命,他是很愿意用这些人同南华交换一些好处的,原本齐志宇以为蒋介石会向南华要一些药品和武器、弹药,可是出乎齐志宇意料的是蒋介石居然打算用方志敏等数千被俘的红军官兵,交换上海的法租界。自从西南国民军将法国殖民者赶出亚洲后,上海的法租界就成为了西南国民政府的辖区,现在包括欧美列强甚至日本人的租借都掌控在南华的手中,除了日本人的工厂没有被没收外,其余诸国的财产、工厂都被南华收入囊中。蒋介石打算要法租界,当然既包括法租界的政权,也包括法国人当初留下的那些资产,比如房产、工厂。南华谈判代表使用密电码请示了齐志宇,齐志宇指示法租界的政权可以交给南京政府,但是法国人留下的那些房产、工厂,这些年都先后通过拍卖的方式被私人收购了。如果蒋介石认为南华给出的条件无法满足他的胃口,可以将上海南华控制的日本租界的政权给他。经过一个礼拜的讨价还价,最终蒋介石以三千多名红十军团的官兵以及关押在上海监狱的三百名政治犯从南华手里换到了上海的法租界和英租界的管理权,并且南华还要无偿给他五万盒青霉素。
蒋介石当初抓获红十军团的三千多官兵,就打算同南华交换一些实际利益,所以并没有用刑,那些狱警就跟伺候亲爹似的,每隔数日就派医生给检查一下身体,并且每日好吃好喝地对待方志敏等人,生怕他们饿瘦了,得了什么毛病,被南华挑出毛病,得不到想要的好处可就麻烦了。
1935年3月初,方志敏等红十军团的三千官兵以及关押在上海监狱的三百名政治犯登上振华船运公司的商船来到吉大港,随后乘坐火车到达德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就在上海监狱的三百多名政治犯中。陈独秀登上商船,前去接送他们的南华政府官员交给陈独秀一封齐志宇的亲笔信。在信中齐志宇劝导他放弃政治,到印度后,可以潜心钻研学问,印度正需要中华文化的滋养,可以到印度开办大学,向印度人民灌输中华文化,将那里变成另一个中国。
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等红军领导人在德里火车站以隆重的仪式欢迎方志敏、陈独秀等人的到来。在德里方志敏与杨靖宇等人亲热交谈,大家回忆了在国内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东北抗战的艰难历程,杨靖宇等原义勇军领导人向方志敏、陈独秀等人介绍了这一年来在印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在当地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土地革命的经验,第二天,方志敏等人在杨靖宇等领导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红军辖区的学校、工厂、乡村……看到红军在这里取得的成绩,方志敏很振奋,觉得自己带着红十军团的同志离开祖国,被迫来到异国他乡,此生恐怕再也无法回到故土,见到那些革命同志,那些红区的群众,为此十分伤感。但是看到义勇军在这里建立的政权,看到学校里华人与印度学生共同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革命思想……看到工厂里华人与印度工人不分彼此共同劳动的情景,看到乡村里那些分到土地的印度贫苦农民对中国**表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感情……他感到这就是自己想得到的,如果自己能够将生命和热血投入这片土地,将华夏文明倾注进这片土地,将**理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