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章 以夷制夷 (第2/3页)
,十天后中国人将进行全面围剿,不再接受土匪们的投降。那些土匪眼睛都饿绿了,对他们而言,现在更有诱惑力的是一个大饼,而不是苏联人灌输给他们的民族独立的思想。在规定的期限内大部分土匪都走出大山向红军交出了武器,在投诚者的帮助下,少数土匪武装也很快被剿灭了。
巩固对异族的统治,文化先行,这是南华总政治部主任杨永泰提出来的策略。在阿富汗南华振华影业公司投入一笔巨资,在喀布尔建立了影业公司,并在每一座城市都成立了许多电影放映队,经常能够看到牵着背上驮着电影放映器材和干粮、水囊的毛驴组成的队伍行进在村落间崎岖的山路上,这就是阿富汗的电影放映队。每一个电影放映队负责一片区域,要求每隔三个月就要到自己负责的区域的所有乡村走一遍,每到一个村子必须保证免费为百姓放映三部电影。三部电影中有一部是反映中国人帮助阿富汗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或者剿匪题材的纪录片,一部是南华在喀布尔大力兴办工厂、学校的纪录片,第三部影片是科教题材,比如如何发展家庭养殖业,沼气的作用等。这些电影都是喀布尔影业公司与振华影业公司联合拍摄的。另外阿富汗政府还自筹资金从南华购入大量广播器材,在广大城市学校、工厂、乡村建立小广播站,并聘请南华广播大学的教师为阿富汗培训广播人才。除此以外,阿富汗政府还组建了许多歌舞团,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厂、下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文化。阿富汗政府在各个城市成立了许多夜校,专门教授阿富汗人学习汉语,这不是强迫性的,而是阿富汗人自愿的行为。他们发现自从中国人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统治者,只要学会汉语就能到工厂里找到一份好工作。政府需要大量的双语人才教师,而政府给汉语教师的薪酬十分丰厚。如果懂得汉语,那就能跟中国人做生意,赚取丰厚的利润。虽然阿富汗政府对外宣称自己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可是这个社会主义和苏联那种社会主义完全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所有的东西,包括人在内都是公有的。而阿富汗的社会主义却只是将主要的矿山、工厂收入国家口袋,老百姓可以开办工厂,可以自由做生意,国家保护私人财产,资本家在这个国家也能存在,这和以前没什么不同。为了让、方志敏、杨靖宇等**领导人接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齐志宇从他和老黄从后世带过来的书籍中找出了,夜以继日地深入研究、学习,要想说服恐怕不容易,齐志宇就以杨靖宇和方志敏为突破口,说服两个人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口舌,终于让两个人接受了那些理论。当然方志敏和杨靖宇最终决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搞有别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后世为什么不顾党内的反对,紧跟苏联违背国情搞苏联那一套,其实也是形势使然,当时的中国需要苏联全方位援助和支持,所谓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苏联人给了你诸多好处,那就得看苏联人的脸色,听苏联人的教诲。可是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