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章 中日再起战端 (第2/3页)
避免遭受日军空袭,美国不得不忍痛将西海岸的大片土地,将西海岸的许多重要城市迁到内地。1935年日本在悉尼建造了一座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在达尔文港建造了一座年产一百七十万吨钢铁厂和一座造船厂,另外在堪培拉筹建了两座主要兵工厂和一座飞机制造厂。这些年日本向澳洲移民五十多万人口,这些只是百姓,而日本军队在澳洲本土数量为五十万,散布在太平洋上具有战略价值的海岛上的兵力更是达到了三十万。日本这些年在澳洲大修铁路、公路,推广殖民教育,开办工厂,在澳洲算是站稳了脚跟。日本海军虽然歼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但是骨子里还是将南华视为真正的敌人,日本无法忘记在中国东北损失的那数十万将士。日本始终对南华在海外大肆开疆扩土,占据无比广阔的土地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日本梦想着在澳洲站稳脚跟后就对其下手,夺取垂涎已久的东南亚。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日本这些年狂造军舰,共建造了赤城、加贺两艘大型航空母舰以及苍龙、飞龙两艘轻型航空母舰,另外大和战列舰也在去年交付海军。而南华因为急迫地需要向新增的领土输送人员和物资,最需要的是商船,而不是军舰。所以这些年南华的造船厂把绝大部分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商船的制造上。南华海军这些年对日本海军的发展视而不见,仅仅建造了西域号和昆仑号两艘航母,不过潜艇却建造了不少,以至于南华海军拥有的潜艇数量达到了一百五十艘。南华从近海打捞修复的敌国战舰绝大多数都改成了商船,用于向辖区输送人口和物资,只有少数拨给了海军。这是很无奈的选择,即便南华有媲美日本的造船能力,能够造出同日本不相上下的战舰,南华也没有那么多海军官兵来操纵那些战舰。一个国家海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没有几十年,上百年是办不到的,另外海军的发展还与综合国力的强弱息息相关,南华既然暂时无法发展远洋作战的海军,那就只有为海军制定近海防卫的策略。为适应近海作战的要求,南华这些年来大力发展潜艇,从后世采购4型快艇。若与日军发生海战,潜艇和快艇依托琉球群岛封锁日军的商船还是很不错的武器。
去年德国曾尝试同南华结盟,却遭到南华拒绝,德国很无奈地选择了日本。今年南华在非洲将意大利赶出了埃塞俄比亚,虽然这件事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的谅解,可是谅解只是表面的,实际上德国和意大利内心里都恨不得找个法子报复南华。1940年三月份德国向日本派出秘密特使,德国与日本签订了联合进攻南华的秘密协议。
日本向中国动武,需要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1940年5月3日日本商船大岛丸号在距离南华印尼省塔劳群岛附近时,迎面过来两艘南华的海警船,准备对日本商船进行例行检查。大岛丸号突然加速向南华112号海警船冲过去,112号海警船紧急避让,不曾想到大岛丸号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