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章 渗透文安 (第2/3页)
通城内与城外的地道,这样一旦倭寇再次占了静海县城,静海县内的百姓和官兵就可以躲入地道,在城内、城外任意来去。静海师歼灭城中的倭寇、伪军之后,就没有义务劳动这一说了,但凡百姓参与的工作,都给百姓支付银钱作为报酬,比如挖掘地道、填埋护城河、扎制木排、制作小木船……
静海师需要发展壮大,只有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困守静海县这样一座孤城不是长久之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倭寇由于船只有限,不能将更多的倭寇、朝鲜兵运送过来,等将来运送过来更多的倭寇和朝鲜兵,倭寇势必会全力对付静海师,所以静海师趁着现在倭寇没有足够的兵力向京师以外的地方征伐、扩展势力,就因该抓住机会尽快向周边发展,争取占领更多的地盘,获得更多的回旋空间。那么静海师第一步向何处发展呢?很简单,敌军力量最薄弱的地方,静海县北面是天津三卫,驻有倭寇重兵,显然向北发展现今静海师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向南是济南府,那是明军的地盘,倭寇入京师,崇祯饮鸩自尽,六月份,凤阳总督马士英派兵至河南洛阳将福王朱常洵接到南京,在大明陪都拥立福王常洵为帝,定明年为弘光元年。史可法、高宏图、姜曰广、马士英、王铎并为大学士。十九日,史可法到扬州督师,马士英主持内阁。福王集团有兵八十万人,倭寇占据的京师以外的大明疆土暂时均在福王集团的控制下。全球
明军是静海师团结的对象,怎好去济南府跟明朝官兵抢地盘?所以静海师唯一的发展方向就是向西,抢占倭寇控制下的文安。文安县与静海县隔着火烧淀和得胜淀,两个大泡子里生满了芦苇,牛小山派田七、酒仙、徐强带着特战队渡过运河,向西走,起初路过的村子都跟静海县城南面那些村子一样没有人迹,百姓或者逃走了,或者被当初占领静海县的倭寇、伪军杀光了,走出六七十里地,那些村子里渐渐有了人迹。特战队来到距离县城最近的村子,从村民口中得知文定县城没有倭寇,只有朝鲜兵和伪军。田七和酒仙混进文安城内,在城中呆了三天,四处探查,确认文安城内却是只驻扎着一支朝鲜部队和伪军,没有倭寇部队。田七、酒仙、徐强带着特战队回到静海县,向牛小山汇报了文安县城的情况,牛小山当即决定派一团去文安发展。一团渡过运河,暂时在得胜淀、火烧淀与运河之间的那些无人的村子住下来,一团团长崔二河留下一营在这些村子发展,崔二河担心如果只占了文安县城,而放弃了这里,将来倭寇占了这里,就会将静海与文定之间的联系切断,而各个击破。一营营长李茂林从前是国民党第四七八旅的一名工兵,曾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日军攻破南京城后,李茂林脱下军装,伪装成百姓,被日军从一户民宅中搜出来,连同一批南京百姓押往城外屠杀的途中被国民军独立团救下,从此李茂林成为国民军的一名战士,跟随独立团在南京城中与日军激战,后来又在河北沙河与日军进行地道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