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传_第二十一章 累死活该 (第2/3页)
子并没有经过穿越众的讨论,完全是马大奎心血来潮,征求民兵们的意见弄出来的,他觉得不举着这样一面旗子,对不起屁股下骑着的这些高头大马。尽管到处都是烂泥,晚上宿营的时候,很难找到一块干爽的地方,不得不隔着毯子躺在在夜晚的寒气中半冻不冻的泥地上。可是第二天起来,大家依然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踏上征程。骑兵队绕过那片茂密的森林,随后浩浩荡荡的马队一直向西走去。无论他们能否找到印第安人,刘涛要求他们在补给耗光之前,必须赶回来。
开春以来主位面大陆粮食短缺情况更加严重了,马原和吴运达在主位面几个县城走了一遭,心情无比沉重。
“次位面要依靠从主位面的日本抢掠粮食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暂时次位面不能够接受过多的人口,主位面的大陆粮食短缺情况日益严重,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以吃饱肚子的地方安置他们。我的建议是把他们通过次位面这个中转站带到主位面的澳大利亚,将他们安置在格富山下的据点,修一条通往伯克的的道路。这条道路修通,我们就可以将伯克的牛羊、粮食、马匹源源不断地带到次位面。”吴云达道。
“当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几乎在一夜间出现在格富山下,澳大利亚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呢?”马原担忧地道。
“澳大利亚政府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大不了咱们把次位面的英国人弄过来,给他制造麻烦。”吴云达道,“最好次位面那边的骑兵队能够尽快找到印第安人,手里掌握了大量的印第安人口,我们在这里就有主动权了。”
“可是怎么保证让那些来到格富山下据点的同胞不把自己的来历泄露出去呢?”马原道。
吴运达沉思片刻,“很好办,可以在次位面设置一个地方专门收留那些同胞,这个地方要围上高高的木墙,禁止里面的人与外面的人接触,每一次我们在午夜时分将一千人带进这个收留地,他们只在这里稍作停留,随后就穿越到主位面澳大利亚格富山下的据点了。”
这件事情刘涛是极力支持的,刘涛组织人力在距离马家村五里地的地方用原木围起高高的围墙,因为马原从主位面带过来的穿越众只在这里作短暂停留,所以围墙内没有任何设施,只有一大片荒地。在马家村村民的记忆中这个地方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所在,严禁寻常人靠近,一旦靠近就会被抓到劳改队接受劳动改造,一直以来都没有人知道那些围墙内到底围着什么。
第一批经次位面穿越到澳大利亚格富山下据点的主位面大陆人差不多有两百户,基本上是郁县的煤矿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吴运达和马原看中了这些煤矿工人吃苦耐劳、坚忍的特性,把他们带到这里修路无疑是很合适的。修沥青路和水泥路都需要从伯克或者更远的城市采购水泥或者沥青,然后用船只运到伯克,再用马匹从伯克运送到这里。次位面没有那么大财力供他们折腾,再者耗费那么大成本修成了这条路,澳大利亚政府会不会允许使用,还是未知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