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传_第六十八章 根据地 (第2/3页)
,杨靖宇、周保中、魏拯民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随后杨靖宇让马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马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道:“我认为以我军目前的实力自然能够攻下珲春县城,可是攻下来珲春县城,日伪军势必会在珲春周边派驻重兵,将我们重重围困在珲春,而我们必须要养活城里那些人口,珲春的乡村主要产水稻,产量很低,不足以养活百姓和军队,有人说了,可以到苏联去采购粮食,可是我们的武器、弹药需要巨额资金,没有钱,苏联人不会卖给我们,仅武器、弹药上的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哪里有钱去买粮食?所以我认为我们采取的战略应该是放弃城市,占领乡村,把城市人口留给日军,把产粮的乡村抱在怀里,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占领乡村呢?小鬼子攻打我们占领的村子,毁坏农田,在村子里烧杀抢掠怎么办?我的意见是派大批干部深入乡村,向百姓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由我们提供武器、弹药,在各个村子建立民兵队,在村子里挖地道,鬼子来了布地雷阵,几个相邻的村子联合起来抗敌,关键时刻,我们可以派部队在民兵的协助下去消灭鬼子,这样就能把一个个村子变成了我们的堡垒……”
马原说着从文件包里取出一张图纸,图纸上画着后世冉庄的地道结构图,马原指着纵横交错的地道以及地面设施,给他们讲解地道构造以及地道战法和威力,让几个人心悦诚服。
杨靖宇兴奋地一拍桌子,“好哇,有了这张地道图,我们就可以把每个村子变成堡垒,变成杀敌的战场。”
周保中道:“这地道图不知是哪位高人想出来的,地面、地下连为一体,村里村外相互配合,一个不起眼的村子经这么一弄可就了不得了,这个琢磨出这东西的人简直就是天才。”
“这地道可防火攻、可防毒气、可防水攻,简直太完美了,把所有该想到的都想到了。”魏拯民道,“我向满洲省委要人,请求他们派来更多的干部,深入乡村开展对敌工作。”
大家的情绪完全被马原的构想和这张地道图调动起来了,马原的设想就如同在众人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几位抗联领导中办事雷厉风行,很快就办起了干部培训班,组织大家学习地道战、地雷战战法,研究地道图,学习怎样发动群众,训练民兵,马原每天都会给这些将要派到乡村去的干部讲几堂课,马原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青涩、懵懂、文化浅薄的毛头小子了,他现在已经从当初那个仅仅十四岁的少年成长为1岁的年轻人,下巴上留了胡子,显得成熟、稳健,这些年自学了初、高中课程,阅读了大量中外近代军事资料,中国抗战史、抗联战斗历程这些著作耳熟能详,毛泽东乡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抗日持久战的理论精髓融入他的头脑,让他得到嬗变。有了这些理论的支撑,马原讲起课来深入浅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