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旧事重提 (第2/3页)
赵显低着头,声音幽幽:“陛下即位的时候,臣弟曾经想为陛下扶冠。”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萧太后,面无表情:“那个时候,没有记错的话,是皇嫂拒绝了。”
“成康十六年,先帝刚去的时候,臣弟曾经进宫面见过皇嫂,那个时候臣弟说过,咱们是一家人,不应当被陈静之这个外姓人离间,希望皇嫂能够相帮肃王府。”
赵显声音冷然:“可那个时候,皇嫂还是没有答应。”
“更为可恨的是!”
“臣弟是先帝亲自任命的两边总督,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总揽西北两边兵事的!彼时西楚入侵,臣弟领兵出京,在前线与敌人浴血厮杀之时,带着我大启将士在前线舍生忘死之时,临安朝堂,断了我大军的粮草!”
说到这里,赵显心里痛快了不少,他抬头看向萧太后,声音有些沙哑:“皇嫂,说句真心话,一直到成康十六年臣弟带兵西陲的时候,心中都没有任何反意,那个时候,我最多也就是想着怎么扳倒陈静之,然后在隆武朝能够活的更滋润一些,赵七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被你们逼的……”
萧太后脸色苍白,颤声道:“那都是陈静之做的,那都是陈静之……”
赵显冷冷的打断了这个女人的话,闷哼道:“陈静之只是政事堂的首魁,没有皇嫂的授意,他焉敢断了我大军的粮草?”
提起这段往事,赵显憋在心里许多年的怨言终于释放了出来,他抬头冷冷的看向萧太后:“从那时起,臣弟便知道,大启在你们手里,迟早会亡国,与其这样,还不如我赵七来打理这个国家,赵七虽然没有什么治国经验,但是想来再怎么差,也不会比你们更差了。”
萧太后被赵显说的哑口无言,她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抬眼看向赵显,声音有些沙哑:“你再怎么争论,百年之后,你在史书里头,还是一个乱臣贼子!”
萧太后说的不错,如今赵显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像是瞒住了临安城所有人,但是其实大家都只是慑于肃王府威严,不敢说而已,哪天等到肃王府房倒屋塌,或者南启成为昨日烟尘之后,这段往事总会流传下去,哪怕正史上的赵显如何光伟正,后人总会从一些蛛丝马迹里头,旁敲侧击,得窥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