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2/3页)
关心的自然还是产粮之地,不是他不够高瞻远瞩,而是现在的大印,仍然是农业社会。粮食是重中之重,远东那里除了像个拖后腿的,实在没有半点儿用处。
苏暖暖也能够理解段庭轩心中的迫切,因笑道:“不知不觉就扯远了,你记着你说过的话,将来回京。郭大人来时,你要和我一起听,到时候你就知道远东其实也有它的好处了。好,我们继续说回东北平原,就是据我所知,整个奴儿干都司的辖区内,有着大片大片肥沃的黑土地,注意喔,是黑土地,黑色的土地,那不是什么霉烂的象征,而是最肥沃的土地。这辽南地区的产粮地和那里几乎没法比,不过可能是因为北边的人太少了,所以那些土地全部都荒废着,如果能开发出来,那个地方产的粮食比起湖广苏杭会只多不少。不过现在的气候不适宜种水稻小麦,倒是种植玉米啊土豆啊地瓜啊这些外来作物是非常合适的。”
“是这样吗?”
段庭轩慢慢点头,然后沉吟道:“我明白了,一是那里苦寒,人烟稀少;二来, 生活在当中的多是女真,鄂伦春等族,那些人只会打鱼射猎,根本不会种地,常年都在山林中活动,大印朝如今人参,皮子之类的贡品有一大半都是他们进贡的。”
经他这样一说,苏暖暖也立刻想起,点头道:“你说的没错,这就是东北平原至今荒凉的缘故了。在我们那个时代,是因为战乱时期,关中许多百姓逃亡到那里,然后慢慢发展繁衍,最后才将那里变成了大粮仓。如今大印虽然繁荣昌盛,然而地主大量占地,百姓大量失地的弊端已经慢慢显现出来,除了吕宋琉球那边,你不妨也在东北平原这里动动脑筋,看看是不是能想办法让关中百姓过去一批,即使一开始大家抱怨叫苦,但只要让他们有了地,能够吃饱穿暖,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里的好处。”
“好,这个我记在心里,如果真如暖暖所说,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段庭轩握紧妻子的手,话音刚落就听苏暖暖冷哼道:“什么话?难道我还会骗你不成?”
“是,是我说错话,习惯了,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总是不敢尽信,却忘了你完全不可能骗我,哈哈哈,为夫给你赔不是了,夫人不要伤心。”段庭轩连忙笑着赔礼,却见龙平章和楚绣走过来,嘟囔道:“一直就见你们在这里嘀嘀咕咕,怎么着?是研究出解决灾民挨饿的办法了?”
“眼前的办法是没有,不过长远来说……呵呵!”段庭轩打了个哈哈,话音未落,就见从衙门里走出一个衙役,看见他们坐在台阶上,不由惶恐道:“世子和龙大人怎能和这些百姓混坐在一起?还请快进府中,指挥大人有事要和世子商议。”
段庭轩就站起身来,和龙平章一起进了衙门,到得二堂,只见金州卫指挥使藏剑正在大厅里团团转,看见他们进来,也顾不上行礼,便一把拉住段庭轩的胳膊,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