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形意十二形 (第2/3页)
在腹内能接阴气下降还于丹田,在拳中即为熊形,能直颈之力,又能复纯阴之气,能与鹰形之气相接,上升而为阳,下降之为阴也,二形相合演之,谓之鹰熊斗志,亦谓之阴阳相摩.虽然阴阳升降,其实亦不过一气之伸缩也.学者须知前式龙虎单习谓之开,此二形练谓之合.知此十二形开合之道,可与入德也。
蛇形者,乃天地所赋之性,身体最玲珑,最活泼者也.身形有拔草只能,二蛇相斗,能泄漏天之灵机,能屈能伸,能绕能翻.在腹内则为甚中之阳,在易即为坎中之一也,在拳中谓之蛇形,能活动腰中之力,乃大易阴阳相摩之意也.又如易经方圆之中,十字当中求生活之谓也.其拳顺,则内中真阳透于外,如同九重天,玲珑相透,无有遮蔽,人之精神,如日月之光明也.其拳逆,则阴气所拘,拙劲所捆,身体不能活泼,心窍亦不能通也.学者于蛇形重勉力而行,久之自能有得,如蛇之精神,灵巧奥妙,言之不尽。
鹞形者,有束翅之法,又能入林之能,又有翻身之巧,在腹内能收心藏气.在拳中既能束身缩体.其拳顺,则能收其先天之气,人于丹田之中,又能束身而起,藏身而落.先哲云:如鸟之束翅频频而飞,亦此意也.其拳逆,则心努气乖,而身亦被捆拘也.学者若于此形勉力而之,则身能如鸟之束翅,行之如流水一律荡平也。
燕形者,燕之最灵巧者也,有取水之精.在腹内既能采取肾水上升,于心火相交.易云:水火能济.儒云:复其真元.在拳中既能活动腰气,又有跃身之灵.其拳顺,则心窍开,精神足,而脑筋亦因之而强.其拳逆,则腰发怠,身体重,而气亦随之不通也.学者于此尤当加谨焉。
鸟台形者其性最直,并无其他灵巧之禽也。其本性有竖尾上升,超达云际之势,下落两掌有捣物之形。在腹内能辅佐肝肺之功,能舒肝固气。在拳中亦谓之骀形,能活肩活足,又胯臀之合力。其拳顺,则肝舒气固,人心虚灵,又能实其腹而道心生。其拳谬,则两肩不活,身体被拘,气必不畅通。
萧正轩把以前爷爷交给他的十二形内容背了下来,其实他并不理解这这内容的意思。可以说以前他练的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他爷爷说过,这十二形代表着十二种运动形态,分别为动、静、起、落、站、立、转、折、轻、重、快、慢。
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鹤、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快如风、慢如鹰。
可以说这十二种运动形态包揽了现代的所有拳法套路,而着十二种运动形态正好与形意十二形拳相对应,这才是形意拳的高明之处。
而这现在萧正轩与孙悟空练了形意十二拳后竟然引起周围元素的震旦,这出乎了萧正轩的意料。
一套拳法下来,他们两明显感觉到天地中有一股微弱的元气随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慢慢的渗入体内,锻炼着体内的每一个部位。
不过当元气渗透他们体内的时候感觉这里的天地元气充满了狂暴,与原来世界充满着温和的元气恰恰相反。
本来只有白银斗者才能引动微弱的元气锤炼自身,没想到现在他们就能做到了。
突然萧正轩有个想法,就是等哪天再试试太极拳,太极拳可以说是一种比形意拳更加深奥,其中更是蕴含着天地大道,阴阳至理。
当太阳升起时萧正轩率先停了一下,他感觉到了肌肉中有些刺痛了,知道了今天只能练习到这种程度了,否则反而会伤身,毕竟这里的元气有些狂暴。
收功后感觉真不错,萧正轩看了看还在练拳的孙悟空也不打扰,而是看了看一旁的艾力问道:“你决定了吗?是与我去帝都还是留在这里?”
“教官,我决定与你一起去帝都。”艾力坚定的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