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二章 (第3/3页)
查出来,完完全全的了解那个小杂种之后,老夫能随便给他一百种死法!”
秀才笑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叔公不愧是读书人!”
满堂大笑,妇人眼中满是恶毒。
第十三章
晨起站桩舞剑,观诸子经集,午时入梦,醒来粗茶一杯,窗前劳心案牍,酉时出行,心无杂念,一念纯真,归来,月影无,星空浩渺,唯清风与我,常念卿。
这是辛羸闭门谢客之后,从三月十六一直到今天的生活,当然,文学虽然立足于生活,却必然是超出生活的。
其一,辛羸早晨没有站桩舞剑,只是做做俯卧撑什么的锻炼一下身体,其次,常念卿……他还没有那个值得以及需要他去常念的卿。
不过,这段文字他自己还是很满意的,自觉已经得到了陶渊明几分田园诗词的精髓,作出来的时候颇有些自得。
今天是四月初七了。
还有三天,便是乡试。
乡试需要报名,还要交报名费和卷子费共二百文钱。
一大清早,吃过朝食之后,在辛栩赶着牛往田地间去的时候,辛羸便也拿了三百文钱和户籍,朝着益州城走去。
益州礼司。
这是负责乡试的部门,今年益州乡试的主考官,正是那位文彦博文知府。
两位副考官,一个是韩秉中,一个是益州州学的祭酒水涧泉。
到礼司交了费报了名,以户籍验明正身之后,辛羸拿着一百文钱准备去买些这时代的四川小吃尝尝,顺带再给兄长带一些回去。
三文钱一串糖葫芦。
这时代的糖葫芦是纯天然的糖葫芦,酸酸甜甜,让人迷醉。
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朝着市井深处走去。
却在此时,一个富贵人家打扮的人快速走了过来:“十一郎,您可让我一顿好找啊,去你家没人,去礼司也没瞧见你!”
“阁下是?”辛羸疑惑的问道,同时戒备起来。
那人笑道:“在下是文知府府上管家,老爷让我来请十一郎去府上一叙。”
文知府?
文彦博?
找我?
辛羸眼珠子慢慢的转动起来,看来,是上次说的要再给那位柳儿姑娘裁剪一套衣服的事情了。
三两下将剩下的糖葫芦吃完,辛羸在管家衣袖上擦了擦手,哈哈笑道:“这就走,管家且带路吧。”
管家无语,看了看自己衣袖上黏糊糊的糖丝,忍着怒火:“请跟我来!”
管家带着辛羸飞奔,连油壁车都不坐,是纯粹的飞奔。
辛羸一开始还以为油壁车不到文彦博家,等真到了文府的时候,气喘如牛的辛羸才发觉,这是官宦一条街,不远处就有一个油壁车车站。
吗麦皮,人心不古,无冤无仇,居然整老子!
瞪着管家,辛羸心底很不爽。
管家也瞪着辛羸,满脸解气。
管家上前敲门,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管家得意的将上气不接下气的辛羸迎了进去。
前院,后院,后花园。
文府这种官邸,占地面积大得吓人,要放在后世,那是至少数千万的价格,而在大宋,当官了就能得到朝廷赏赐的官邸。
对比了一下官邸和自家祖宅的区别,辛羸心底对功名的期待更加深沉。
后花园内。
文彦博静坐在树下石桌旁闭目养神,几步外的小溪边,那天的柳儿姑娘正在弹奏古筝。
“老爷,十一郎来了!”管家上前,小心翼翼的开口。
文彦博缓缓的睁开眼睛看向辛羸,没有起身相迎,而是笑道:“十一郎来啦?”
“拜见文知府!”辛羸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文彦博轻笑:“再过三天就是乡试,文某此举,倒是打扰十一郎读书了,十一郎可不要放在心上才是。”
“不打扰,今日十一本就是进城来放松一下的,劳逸结合比一昧的死读书更有效。”辛羸回道。
文彦博轻笑:“张弛有度,很好!只是,也不能放松得太多,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啊。”
“十一必定铭记知府此言!”
“既如此,老夫就不跟你闲聊了,早些做完该做的,还是回去好好用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