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声名鹊起的神弓营 (第3/3页)
父母都发现了自家孩子的变化,原本一般的气力的增大了许多,目光变得敏锐,会写上几个字了,一张口竟能说出许多大道理,这让他们暗地里不由得欣喜,看来这陈家小郎君就是有本事,这才几个月,就把自家的小兔崽子调教的这么有出息了,这神弓营看来参加的没错。
神弓营自从上次招满了百人后就不再要人了,这让彭城县的许多有孩子的人家后悔不已,当初觉得一个十岁的孩童能教会什么没当回事,现在真的是看走了眼,这个陈郎君是个神童,是有本事的人,真应该当初让孩子跟着去的。
许多人家又是一阵忙活,托关系找人要送到神弓营,热乎劲头不亚于后世的家长给孩子找重点学校读书,不过刘氏拒绝的很坚决,一来她不想孩子太累,二来陈虎庭也觉得百人规模已经是自己目前能高效管理的极限了,人数再多反而不好训练。
神弓营的名字也不再局限铜山镇一地得知,彭城县下辖的几十个庄子镇子都听说了这个教授武艺,还能学会写字的地方了,陈虎庭的名字也被传到了更多人的耳朵里。
生子当如虎庭郎,男儿应入神弓营。
这一句话让神弓营的名头愈发响亮,每日训练都有许多农闲的乡人围观要一睹这位虎庭郎和神弓营的风采,甚至有彭城其他镇的人听闻了名声,大老远赶来见识的。
百位神弓营的少年按照后世的队列口号分列站好,跟着陈虎庭一招一式的打着军体拳,随着叱咤之声,给观者的感觉就如百人一体,如若臂使。
“今日才知世上竟有生而之将帅之才!奇哉奇哉!”
一个彭城来的老先生,抚须惊叹,他见过东晋的军队,除了更高大一些,远不如眼前的神弓营气势磅礴,队列齐整,一举一动井然有序。
先不说神弓营的真实军力如何,单论这行进后退,队形变化,已经有了一支精锐的雏形了,等这群少年再大些,气血肌骨旺盛,再经历几场血战,一支精锐军队就有了雏形。而这仅仅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所训练出来的,即便是陈虎庭是将门之后,这也让人难以置信,大概只能用天纵之才才能解释了。
由于弓箭不足,百人只得划分了不同的时间练习弓箭了,陈虎庭根据他们的身体习惯不同传授控弦手法,在后世的网络搜索引擎上能随意搜索到的手法,在如今却是不传之秘,陈虎庭以前大学期间研究过古代的的几种控弦方法,古代有名的控弦法很多,到了后世不断地改进就只剩下了三种,分别是地中海式射法、捏弦法、蒙古射法三种,可以根据个人肢体习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过为了不被有心人见到了透露出去被胡人知晓,陈虎庭都是一个一个的叫到家中传授,再三强调不得外传。
有了适合的方法剩下的就是不停的重复练习了,每日的箭靶前都有少年排队射箭,一个一轮结束,另一个急忙催促,看着自己的准头越来越高,谁都想多练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