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 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军大败(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军大败(求订阅!) (第2/3页)

律大石的命令,辽军将士立即拼尽全力向宋军射击,结果箭矢如雨。

    宋军毫无防备,受伤无数。

    因为有宣抚司的命令在,赵明不敢下令还击。

    见宋军不还击,耶律大石便集合队伍,打算向河桥发动冲击。

    赵明见状,赶紧派人驰马飞报种师道。

    种师道果断下令:“兵刃既接,安能束手就死?辽军若过境就还击,战胜有功。”

    和诜急忙阻止:“不可。官家圣旨和童太师的指示,种将军都忘了吗?”

    诸将纷纷愤愤而言:“不还击就能取得燕京?”、“如果兵不血刃就能收复燕京,那又何必调动军队?”、“和知州愿坐受其赏,我辈可没有此等脸皮!”……

    这其中又以杨可世为最,他早就受够了这个不能还手的命令,愤然起身,道:“不战,我辈又何故而来?”

    原来,对峙的这段时间,辽军可以肆意杀害宋军将士,宋军却苦于军令不能还手,以至于全军上下都憋着一股屈火。

    种师道作为前线总指挥,深切的体会到了这种屈火,而且,辽军马上就要过河,总不能束手待毙,所以,种师道不理会和诜之言,打发杨可世伺机而战。

    杨可世很快就率领本部人马来到白沟河边。

    一到,杨可世就分一半兵马给赵明,让他指挥将士守住大桥,谨防辽军冲过来。

    忽然,杨可世发现,河北岸一个辽军军官正在摇旗指挥,而辽军骑兵纷纷往西而去。

    杨可世对部将说:“河流上游必有可涉水之处,必须分兵去抗击他们。”

    恰在此时,种师道派遣泾原老将赵德率军前来增援。

    杨可世见之,便对赵德大声喊道:“赶快往西去!西边可能有辽军过河了!”

    赵德还没来得及前去,辽军就已经从上游过河,然后驰马而来。

    过河的辽军,人数虽不多,但气势汹汹。

    赵德见状,便想避其锋芒。

    杨可世见状,大骂:“老匹夫,安得逃跑?你何以报答国恩!”

    杨可世骑马离开河桥,亲自迎战西来之敌。

    辽军趁机冲过白沟河桥,与西来之辽军分左右两翼,将宋军包围。

    杨可世所部憋着一股火,死命与辽军大战,杨可世甚至一度冲到了对岸,还差点跟耶律大石来个王对王。

    可惜!

    辽军也憋劲,也同样悍不畏死,关键是人马比宋军多。

    双方在白沟河两岸展开了一场血战。

    战了近一个时辰,赵明胳膊中箭,所部已溃败后撤,杨可世身中铁蒺藜箭,伤及骨头,血流满靴,他“怒发裂眦,鞲臂以捍,口衔鞚,堕两齿,胸腹中流矢,亦手杀数十人。”,杨可世号称“万人敌”,的确名不虚传。

    后来,种师道亲率大军赶来,将辽军驱逐到河北岸去。

    这天夜里,为防备辽军过河偷袭,种师道令“四边将,列声金鼓”。

    耶律大石的确有乘夜过河偷袭的意图,可他听到南岸整晚鼓声不断,怀疑宋军也许会趁夜色北上,于是下令全军保持戒备状态。

    天亮后,耶律大石率军来到河岸,只见对岸宋军坚守壁垒,戒备森严,遂不敢贸然过河作战,两军便形成了隔河对垒之势。

    同一天,辛兴宗率领西路军按计划进驻范村。

    范村村东有一座孤山,令宋军意想不到的是,北辽四军大王兼北枢密院使萧干,竟敢悄悄登上孤山。

    萧干见宋军新来,毫无准备,遂回去亲起大军来攻。

    (其实,耶律大石和萧干之所以同时向宋军发起进攻,也跟耶律淳准备向宋国称藩有关,他们对宋国一肚子气愤,认为大宋破坏百年盟约,出尔反尔,很不诚信,耍小心眼,根本靠不住,所以,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宋国。)

    不久,萧干便率军前来,随即突然向范村发动进攻。

    宋军前军将领王渊,以及宋江、刘光远、翟进、赵诩等将,各率所部与辽军接战。

    可辽军攻势凶猛,竟将宋军诸将围堵在孤山之下,主将王渊更是中枪差点坠落马下。

    正在胜败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