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扎竹龙 (第3/3页)
伴也会跟着凑热闹,舞不了大竹龙,就自己用稻草扎一条小草龙来,用绳子连起来,自得其乐地跟着大人们学,倒也像模像样。
民间有“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这几年,也许是因为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太多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在许多村子已经消失了,只有像桃源村这样以宗族为核心、全村都一个祖宗的村子,凝聚力强,还每年都保持着这个传统。
叶泉见今年的龙头扎得特别大,笑着说:“今年的龙头谁来扛?全村两百户,要每家都舞到,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正蹲在地上看得津津有味的叶文齐站了起来,大声叫道:“叶泉叔,你来扛吧。”
叶泉笑了:“这个好事可轮不到我。”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桃源村每年参加舞龙的人,都是村里十七八岁的男孩子,这也是他们表现的好机会,同时,每年的舞龙虽然辛苦,但都是有额外收入的,叶泉早就过了这个年龄。
叶文齐又道:“今年还要舞大狮呢。”
“舞大狮?”
叶光明老人解释道:“是啊,今年村里准备舞龙和舞狮一起上,世友和世宇他们几个还专门跑去博海县,向那边醒狮队拜师学艺去了,明生说,以后村里的旅游要是搞得好,说不定经常会用到。”
老人这么一说,叶泉就明白了。
南越岭一带以前并没有舞狮的传统,最近十多年来受到外界的影响,村子前几年在舞龙时也增加了一些内容,但搞的都是单人舞的手摇狮,就是两个人一手持狮头,一手持狮尾,在舞龙队伍前面开路,形式十分简单,也就意思一下,跟外界南狮、北狮的舞法是两回事。
不过,近年来玉阳县也办了一个舞狮队,一些大型的喜庆场合,或者一些商家在开业典礼上,都会请来舞狮队热闹一下。
博海县是南岭省有名的“醒狮之乡”,县里有一个很专业的醒狮队,在粤东、南岭两省,乃至整个国内都十分有名。
PS:谢谢笑傲天地等书友的打赏,子云十分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