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复活灭绝动物(二) (第2/3页)
由于时间并不长,其中不少灭绝动物的标本还有软组织等,得到了保存,这对复活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比如近代绝灭鸟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北美旅鸽。这种喜欢旅行的鸟类,19世纪时广泛分布在北美洲。旅鸽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在欧洲人到达之前。曾达到50亿以上的惊人数量。,长达500公里,需要花上数天的时间才能穿过一个地区。
曾有拓荒者在荒野里赶着马车行走时,遇到的旅鸽群遮住了太阳达几个小时,在当时,“遮天蔽日”不是夸张的形容词,而是实际的描述语。
由于肉味鲜美,人们想尽各种方法屠杀旅鸽,枪杀、炮轰、火烧、放毒、网捕、**……最为痛心的是,人们经常为了取乐而猎杀旅鸽,一个射击俱乐部一周就射杀5万只,有人一天便射杀500只。
1878年,在密歇根州的派托斯基,每天有5万只旅鸽被杀死,这种情况持续了5个月。
被捕杀的旅鸽不仅供人类自己食用,还用来喂猪。这种令人发指的杀戮过程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1900年3月22日,在俄亥俄州派克县的郊外林地里,一位14岁的少年猎人用自己的气枪打下了一只野生旅鸽,这是至今为止最后一例野生旅鸽的记录。
最后剩下一对人工饲养的旅鸽在留下一个幼雏和几个未孵化出来的蛋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人们给它们的幼雏起了一个名字叫“玛莎”,“玛莎”于1914年9月1日在利坚国辛辛那提公园死亡。
懊丧的利坚国人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
现在不少博物馆还保存有旅鸽的标本。
袋狼又名塔斯马尼亚虎,70多年前才完全灭绝,最后一头袋狼死于1936年,这意味着有一些保存良好的组织可供取得优质的dna。
全世界很多博物馆中有袋狼的标本,它们的代孕母亲也很好找。
恐鸟是数种新西兰历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飞行的鸟之一,已知有十种大小差异不同的种类,其中以巨型恐鸟最大,高度可达3米,,体重约250千克,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大得多,可称得上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高鸟。小型的恐鸟则只有火鸡大小。
直到18世纪初,仍有几万只恐鸟在新西兰南部岛屿的原始低地和海岸边林区草地里,安逸地繁衍生息着。
恐鸟肉多而鲜美,毛利人上岛之后,就把这些不幸的长有羽毛的庞然大物,视为最好的猎物之一。
到了18世纪末,恐鸟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人们捕捉恐鸟也越来越难了,而1800年则是人们能捕捉到恐鸟的最后一年。
恐鸟估计于19世纪50年代左右彻底灭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