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一八章 战争暴徒(八千字大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八章 战争暴徒(八千字大章) (第2/3页)

一把从东瀛王室抢来的精品折扇给李谦,两个人结束了对话。

    这种在公共场合的接触,虽然看似不隐秘,但是只要不被别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内容,反而不会受到朱棣的忌讳。朱瞻基和李谦都很清楚这一点,对了一下口风,然后才分开。

    回到了兴庆宫,一帮女人正在院子里看着李亮搬回来的一百多箱东瀛王室的古董和文物,当然还有一些精致的饰品。

    身为太孙,朱瞻基可以毫无顾虑地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甚至还选那些好的拿。

    昭懿贵妃张氏也早就得到了消息,这个时候带着一批后妃来打秋风了。

    朱瞻基当然是早就给她们也准备好了礼物,将十几箱金银宝石饰品的清单分别给了两位张氏,让她们进行分配。

    除了他自己的嫔妃,还有朱棣的嫔妃,朱高炽的嫔妃,包括自己的弟弟妹妹,人人有份,一个人都不会漏掉。

    昭懿贵妃寻了个机会,与朱瞻基在兴庆宫大殿门口的台阶上,也进行了一番对话。

    从她这里,朱瞻基也证实了朱棣的想法,并且知道了朱棣有心御驾亲征,亲自前往中南讨伐勃固和南掌。

    不过因为那里的瘴气,他现在还没有下定决心。

    张氏也有一件事求他,那就是火枪。

    如今的火枪除了神机营,就只配备了三千营,羽林卫这些京卫。因为生产的速度不快,甚至连京卫都还没有换装完毕,更别提边军和边卫了。

    张辅虽然贵为英国公,但是在军备方面,他也插不上手。

    何况如今的柳升已经彻底投靠了朱瞻基,在神机营和京卫都还没有换装完毕的时候,其他人想要火枪,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火枪的威力现在人人尽知,所以张辅就迂回地通过昭懿贵妃,求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他的胃口倒也不大,只要一千支枪,十石火药,五石枪子就满足了。

    一千支枪是小事,朱瞻基却不想直接答应他,因为他还要先摸清朱棣的想法,从大局综合考虑。

    何况,一千支枪配发张辅的私军,并不能说没有风险。这件事没有朱棣的允许,朱瞻基也不敢做这个主。

    与自己爷爷的妃子,朱瞻基当然不能接触太多,两人闲聊了几句,昭懿贵妃就安排内侍,将几箱礼物抬去了后宫。

    朱瞻基又让金阔安排了几个小太监,到奉天殿那边等消息,自己躺在一个摇椅上,跟一帮妻妾闲聊着,逗着自己的几个孩子。

    张氏分配完了那些礼物,进了大殿,众女纷纷起身行礼。

    张氏摆了摆手,坐在了朱瞻基的身边,攥住了自己儿子的手。“几个孩子,大的都满月了,现在都还没有个名字,你这当父亲的,也该操点心了。”

    朱瞻基笑道:“男孩子都是祈字辈,又要带金字旁的字,可以选的余地就不多,这个按族谱来就好了。反倒是几个女孩子,还有她们肚子里的那些,父王不知道有什么想法?”

    张氏笑道:“女孩命贱,太早起大名怕折了寿,还是先起个小名吧……”

    朱瞻基也不想纠正她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如今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人人都是这样想,朱瞻基就是天天宣扬男女平等,又能纠正几个人?

    “父王怎么说的?”

    “你父亲本来想要给她们以雨字命名,但是雨属水,怕克了你这土,所以想等你回来了再拿主意。”

    朱瞻基笑道:“太祖爷爷以五行为字辈,本就是相生相克,即便她们不以雨字命名,祁镇这金字旁的名,还不是克了皇爷爷的木字旁?哪有那么多忌讳!雨字旁不错,字多,名字也好起,就按这个来吧!”

    想了想,朱瞻基又说道:“让父亲写了字来,就让良娣她们自己挑吧,自己肚子生下来的,就让她们自己挑个字。”

    除了胡善祥已经出了月子,其他三女都还没有出月子,自然也不在此处。

    胡善祥闻言笑道:“殿下,这与礼不符。祖父定了字,总该是你这个父亲来选才对。不然,旁人还以为殿下你不心疼几个女儿了。”

    “雪,霜,雾,霞,露……这雨字旁的名字倒是多,这两女是我长女次女,就以雪,霜为名吧……”

    “殿下……”刘万快速地跑了过来,在门口禀报道:“殿下,陛下下旨,封了安远侯柳升安国公,田地万亩……”

    朱瞻基打断他的话问道:“是世袭罔替还是逐代递降?”

    “逐代递降。”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继续过去听着,一会儿一起回禀于我,不要封一个人就跑一趟。”

    从世袭罔替到逐代递降,这就是朱瞻基的影响。

    大明以前的封爵,受周代的影响极大,一般都是世袭罔替。

    这样的封赏看似与逐代递降相差不大,实际上影响却是极大。因为这种封爵只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沉重的财政负担,并且养活了一大帮蛀虫。

    逐代递降却不一样,为了重现祖上的荣光,就逼着这些贵族们不得不去奋斗。

    朱瞻基在跟朱棣的信里,就详细分析了两种不同封爵的好坏,除非立下不世之功,以后这种世袭罔替的封爵,还是少一点为好。

    当然,朱瞻基并不是让朱棣就直接摒弃了这种封赏,而是预备把这种封赏,用在大明以外的区域。

    比如纪纲这种在海外帮大明牵制东瀛的家族,就可以封个世袭罔替的伯爵,让他子子孙孙都为大明效力。

    还有像张辅这样以前已经封公的大臣,为了淡化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力,就应该全部封到大明境外去。

    以后大明征略海外,那些蛮夷之地都可以这样处理,想要世袭罔替,就必须要去海外,大明境内,所有贵族都必须接受逐代递降的条件。

    在朱瞻基的心里,不仅仅是这些大臣,包括以前朱元璋时代还留下来的二十多个王爷,以后也该都发配到大明以外去开疆拓土。

    只不过这个想法有些太惊世骇俗了,朱瞻基现在还没有登上皇位,自然不会急着就暴露这个计划。

    那些人享福惯了,让他们离开大明这个花花世界,到海外去受苦,怕比杀了他们还要难。

    这个计划还是要慢慢筹谋,不能急。

    到了晚些时候,大朝会结束,关于这次的封赏也全部都出来了。

    除了柳升封了国公,这次封赏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大军的副帅郑和也因为这次的巨大战绩被封为滇国公。

    太监封爵在历史上一共有三次,第一个被封的太监宗爱,是北魏皇帝拓跋焘的亲近宦官。他跟随皇帝出征,取得大胜,宗爱也因为受到皇帝的喜爱,被封为了秦郡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爵的宦官。

    这还没有结束,后来在夺嫡之争中,他帮助拓跋余登基为帝,爵位被提升为冯翊王!但是恃宠而骄,最终被诛杀!

    第二个封爵的太监是唐朝时期间谍头子李辅国,曾用名李静忠,为唐朝唐肃宗时期的宦官。他虽然长的奇丑无比,但是精通文字,阴险毒辣,因为掌控间谍机构逐渐地提升着自己的地位。

    因为在唐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随他办事,深受唐肃宗喜欢,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封郕国公。

    第三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反派童贯了,他出身最基层,对人情世故非常了解。其运气也是很好,得到皇帝的宠爱有机会领军打仗。

    其五十岁左右才得到宋徽宗的重用!在镇压方腊起义的战争中,杀方腊军七万多人!并且跟西夏以及辽国的战争中也多有胜绩,最终因为收复全燕之境,被封为广阳郡王!

    至此,其成为历史上领兵时间最长、军权最大、爵位最高的宦官!

    跟他们相比,郑和立下的功劳一点也不弱,只是大明对宦官压制的比较厉害,朱元璋甚至根本不允许太监参政。

    但是郑和是朱棣养大的,深受朱棣信赖,这次又立下大功,所以朱棣封他为滇国公。

    不过,他这个国公与柳升的国公不同,柳升的爵位虽然逐代递降,但是毕竟还能继承。

    而郑和的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