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元前夕 (第2/3页)
愁眉不展,不由笑道:昭儿,你来京城一趟不易,应该展颜欢笑才对,让你父皇母后欣喜,怎么我见你三次,三次都是愁容满脸
杨昭在去年二月正式被册封为太子,已经一年半,他非但没有变瘦,反而愈加肥胖,现在连走路都不能,必须要shi卫扶持,每次杨广和萧后见他,都会不喜,杨广索xg命他镇守长安,非诏不得入京。
今年杨昭是四月进京朝觐父皇,已经在京城住了三个月,眼看就要期满回长安,他不想回去,便一次次请求父皇,让他在京城多住几月,但杨广只是不准,无奈之下,他只能来求皇姑替他说情。
杨昭叹了口气道:皇姑,我觉得很奇怪,哪有让亲王留在身边协理国事,却让太子远镇地方的道理,和从前皇祖父完全反过来,和历朝历代的礼制也不符,我虽然不能带兵打仗,但处理朝务,协助商议军国大事却没有问题,我就不明白,既然不想让我参与国事,又何必封我太子,直接册封他不就行了。
杨昭的话中颇有怨气,他镇守西京,整ri无所事事,他的兄弟齐王杨暕却能每天上朝听闻国事,甚至一些军国大事也能发表意见,完全颠倒了,就像他是秦王,而杨暕是太子一样。
杨丽华明白他的处境,便微微笑道:你父皇是好意,知道你身体不好,让你在西京静养,调理身体,一则你父皇还是壮年。等他年长体衰,他自然会召你来协理政务,二则齐王这两年变化很大,积极向上,你父皇也想找点事情给他做,让他彻底摆脱纨绔之气。所以让他上朝,参与政务,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是你自己多心了。
哼他能摆脱纨绔之气
杨昭不屑地哼了一声他做的那些事,能瞒住父皇,可瞒不住我,他
杨昭见皇姑目光凌厉,便不敢再说下去了,半晌。他叹息一声,岔开了话题,试探道:皇姑,今天是杨司徒出殡,仪礼极为隆重丰厚,父皇还赠他太尉公,弘农等十郡太守之衔,我在长安听到传闻说。杨太尉是被父皇逼死,如今看来,此言谬也
杨丽华没有理他,取个玉西瓜挂在珊瑚枝上,她觉得很不满意。和去年一样,没有新意,便吩咐左右心腹shi女去把我华宝箱中的八十一尊小玉佛拿来。
几名shi女答应一声,转身去了,杨丽华索xg把全部珠宝都从珊瑚枝上摘下,杨昭见身边shi女都不在了,又低声道:听说杨家对父皇颇有怨言。把杨司徒遗体藏在冰窖里四十九天才肯下葬,还说人走茶凉,父皇对死人隆重,却对活人凉薄。
杨丽华淡淡一笑我对杨家没有兴趣,你不要给我说这些。
皇姑这话有点言不由衷吧
杨昭笑道:去年杨元庆丰州大捷,众臣都认为杨元庆年轻。不宜高封,父皇也只想封他丰州副总管,圣旨都下了,皇姑却三次上书,力排众议。硬逼父皇改了圣旨,如果皇姑对杨家无意。为何会这样做
杨家是杨家,元庆是元庆,这是两回事
说得这,杨丽华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起来昭儿,你好歹是太子,一国储君,你应该心怀社稷,悲悯天下苍生,怎么变得像女人一样,整天说这种街头巷尾的无聊事,难怪你父皇会对你失望,连我都不喜欢你了,昭儿,你真的有点变了。
杨昭胀得满脸通红,他低下头,良久,他叹息道:我不想变,可久居西京,听闻不到国事,能知道这些已经是大幸,否则我只能斗草看猴戏,要不就是玩角抵,看幻术,听歌赏舞,要么我还能做什么
越说越伤感,杨昭忍不住潸然泪下,杨丽华注视着他,眼光渐渐变得柔和,lu出一丝怜悯之意,她叹口气道:好吧我去给你父皇说说,让你再住几个月,有时间,你也要去多问候父皇母后,博以孝道,你是他们长子,他们会喜欢你。
杨昭喜极而泣,只要皇姑肯替他说话,他就能留下了,他心中感ji万分,却站不起来,只得躬身谢道:多谢皇姑,侄儿铭记于心。
杨丽华见他居然站不起来,心中又是遗憾又是可怜,轻轻摇了摇头。
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