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论选材 (第2/3页)
。诸位试想,那一个叱咤风云,大权在握的朝臣不是世家大族出身?黔首想要翻身,就是个笑话。”
“如你我这种没有豪门背景的人,到真不如入了冢……”
“兄台吃酒多了,莫要胡说。”一个人立刻打断其人话语。
此后,百家楼中各色人等就着这个话题,越说越多。
胡亥坐在角落里,静心细听。
这些人虽然是高谈阔论,不见得有什么真正的企图。可往往这些高谈阔论就能给有心者一些思路。
如今胡亥心中思绪重重。
天下大乱,还是大秦皇室的责任。若没有始皇帝过于严苛的暴政,或许天下不会如此之乱。
原本七国大乱就已经使得民不聊生。大秦于七国之时,依靠法家严苛崛起。可在一统天下之后,还是抱着法家这块牌子不放,就有些矫枉过正。
想到此节,胡亥突然觉得这百家楼中所论之事已经无法入耳。他起身踱出百家楼。
身后几个卫士紧跟出来。
咸阳城内,大雪覆盖。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胡亥吸着冷气,原本思绪复杂的大脑在这寒冷中一个激灵,反倒清晰起来。
“回宫吧。叫李斯、蒙毅、优旃到武信殿。”胡亥回头看了看百家楼方向,里面已经有两个人开始在中央木台上切磋起来。
这种江湖切磋,胡亥不想再看。在外数月的厮杀,他已经厌倦了武力战争。若不是大秦如今反王林立,胡亥决不愿轻动刀兵。
在战场上,眼看那些应该在家扶老携幼的汉子瞬间肢解。那种心情,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
经过亲上战场的洗礼,胡亥这个小皇帝,终于明白了生命的重要。
所谓君王一怒,流血漂杵。何其可笑?想在想来,不过是狼子野心之辈草菅人命之举罢了。
可在这乱世,仁慈善良往往代表着被淘汰。
想到此节,胡亥叹息一声,无论现代古代,都是一样,适者生存。
之前是历史老师,遍览史书的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